2018年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814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烈性噬菌体
【答案】烈性噬菌体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被看成正常表现的噬菌体。
2. 自溶
【答案】自溶又称自身溶解,是指在静止期之后,由于营养物被耗尽,细菌因缺乏营养而利用贮存物质进行内源呼吸的现象。细菌群体进入衰亡期。衰亡期的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或出现自溶。
3. 固定化微生物
【答案】固定化微生物是指用包埋等方法将酶活力强的微生物体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微生物体本身是多酶体系的固定化载体,将整个细胞固定化更有利于保持其原有活性,甚至可提高活性。有死细胞固定化和生长细胞固定化两种。
4. 专性厌氧微生物
【答案】专性厌氧微生物是指要在绝对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一遇氧就死亡的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绝对专性的,如梭菌属、拟杆菌属、梭杆菌属、脱硫弧菌属及所有产甲烷菌。
二、简答题
5. 作为发酵底物必须具备哪些特点?
【答案】作为发酵底物必须具备的特点如下:
(1)不能被过分氧化,也不能被过分还原。假如被过分氧化,就不能产生足以维持生长的能量。假如被过分还原,就不能作为电子受体,因为电子受体会进一步被还原,
(2)必须能转变成为一种可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中间产物。碳氢化合物及其他高度还原态的化合物不能作为发酵底物。
6. 简述微生物生长阶段控制在废水生物处理上有什么意义。
【答案】细菌的生长繁殖阶段包括停滞期、加速期、对数期、减速期、静止期及衰亡期。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阶段,可以运用于不同工艺要求的污水处理。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减速期、静止期。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上升期和下降期的微生物a 延时曝气法利用衰亡期的微生物。可见,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阶段,有利于使用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的性质,并发挥
其处理污水中不同类型、不同浓度污染物的能力。
7. 论述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方法。
【答案】(1)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①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a. 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的隔板上,使刻度朝下。
b. 把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使刻度朝上。
c. 用低倍镜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移动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使两者的第一条线重叠,顺着刻度找出另一条重叠线。
d.
用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一分格所表示的实际长度。
②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a. 将镜台测微尺取下,换上标本片,选择适当的物镜测量目的物的大小。
b. 分别找出微生物细胞的长和宽占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再按目镜测微尺标定的长度,计算出菌体的长度、宽度或直径等。
c. 在此过程中,如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变化,需重新校核目镜测微尺一分格所表示的实际长度。
d. 每一种被测样品需重复测量数次或数十次,取平均值。
(2)细胞数量的测定方法(血球计数板的细胞计数法)
①稀释;②加被测样品(菌液)至血球计数板;③计数;④计算方法。
8. 反硝化作用通常有哪些作用结果?
【答案】反硝化作用的作用结果如下:
(1)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利用硝酸为氮素营养,通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将硝酸还原成氨,
进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
(2)反硝化细菌(兼性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
将硝酸还原为氮气。
(3
)硝酸还原为亚硝酸。
9. 简述影印平板技术。
【答案】影印平板法是检测突变体表现型的方法之一。其操作过程见图1
。
图1 影印平板技术(正常菌E.coli )
注:图中灰色实心者为正常菌落,黑色实心者为突变株。
首先
,经亚硝基胍处理,然后将它接种到完全培养基平板上,
置于培养,结果长出许多菌落[其中包括正常(原养型或野生型)菌落和异常(突变体)菌落]。打开平皿盖,把已灭菌的影印板轻放在培养物上,将印有培养物的影印板取出,覆盖在另一个完全培养基平板和一个缺少赖氨酸的培养基(在完全培养基成分中去掉赖氨酸)平板上,
将两种平板放在培养,结果在完全培养基平板上长出与原平板上完全相同的菌落。而在缺少赖氨酸的培养基平板上,印有异常菌落的位置上缺少一个菌落;在完全培养基平板上长出的与此位置相对应的异常菌落,就是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见图1中的黑色实心菌落。
三、论述题
10.水消毒的意义,常用的消毒方式及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1)水消毒的意义
水是人类生命和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水又是传播疾病的媒体。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随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等进入环境,随饮用水、游泳池水等进入人体,使人得肠道传染病及其他疾病,故必须对饮用水进行严格消毒。游泳池水循环系统也要消毒。医院污水(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