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9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9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8 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6

一、单选题

1.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阀限的是( )。

A. 道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不变化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S-Z 作图); ②平均Z 分数法【解析】恒定刺激法的计算方法有:①直线内插法(S-P 作图,(将

P 值转换为Z 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 ③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这是最为精确的方法); ④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2. 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 )知觉。

A. 空间

B. 方位

C. 深度

D. 运动

【答案】D

【解析】空问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方位知觉是指对

空间方位、位置等的属性灼反映。深度知觉是指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也叫距离知觉。

3.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 )。

A. 学习内容

B. 学习速度

C. 学习质量

D. 学习风格

【答案】D

【解析】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是一个人的认知方式在学习中的体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习惯于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风格。

4. 概念学习中的变式是指( )

A. 变更教学组织方式

B. 变更言语表达方式

C. 变更概念的本质属性

D. 变更正例的无关属性

【答案】D

【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

5. 要把标准差转化为方差,研究者要完成的工作是( )

A. 计算标准差的平方根

B. 用样本n 除以标准差

C. 用1/Z除以标准差

D. 计算标准差的平方

【答案】D

【解析】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所以要将标准差转化为方差,只需计算标准差的平方。

6. 视觉感受野位于( )。

A. 外侧膝状体

B 额叶

C. 视网膜

D 视觉皮层

【答案】C

【解析】视觉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7. 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自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的现象,称为( )。

A. 知觉

B. 适应

C 对比

D. 后象

【答案】D

【解析】感觉后象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留一段事件的现象。后象有正、负之分。正后象在性质上和原感觉的性质相同,负后象的性质则同原感觉的性质相反。本题所描述的就是负后象现象。

8. 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

A. 写作能力

B. 曲调感

C. 节奏感

D. 记忆力

【答案】D

【解析】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A 项写作能力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能力,BC 两项则分别是在音乐领域中表现出的能力。

9. 有关遗忘的原因,最古老的解释是( )。

A. 同化说

B. 动机说

C. 消退说

D. 干扰说

【答案】C

【解析】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10.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其回归自由度和残差度分别为:( )

A.1和n-1

B.1,n-2

C.2, n-1

D.2, n-2

【答案】B

【解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自由度为1, 残差自由度为n-2

二、简答题

11.简析知觉信息加上的基本机制。

【答案】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信息加工主要有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两种方式。

(1)自下而上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 音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 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 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等等。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2)自上而下加工

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孤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后面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急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12.什么是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