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着逃户问题,唐代也不例外。唐代逃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研究唐代逃户问题,分析唐代逃户的时空特征,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唐代逃户问题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唐代人口和唐代社会的认识。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探讨唐代逃户的时空特征及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唐代“逃户”的概念,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唐代逃户问题的研究现况,说明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唐代逃户问题研究成果显著,但多是个案研究或专题研究,缺乏系统分析。本文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有唐一代逃户问题尤其是唐代逃户的时空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第二部分论唐代逃户产生的原因。借助史料概括叙述和整理归纳影响唐代逃户产生的各种因素,认为战争破坏、制度性缺失及自然灾害是逃户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唐代逃户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第三部分探讨唐代逃户的时代特征。以历史文献为基础,采用数理分析等手段,推测唐代前、中、后三个时期逃户的数量,得出唐代各个时期逃户数量与在籍户数量的比例关系,并借助于图表和曲线图直观地展示出来。认为唐代逃户在时间上主要出现在隋末唐初和安史之乱后,这两段时期是逃户问题最严重的时期。
第四部分研究唐代逃户的区特域征。利用史料和人口数据,勾勒出唐代逃户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活动范围。大体说来,唐代逃户问题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战争频繁的地区。前期逃户有向城市运动的倾向,中期或由城市逃往乡村,或由“窄乡”逃往“宽乡”,后期则大举迁往南方。
第五部分分析唐王朝应对逃户的措施。利用史料整理和归纳出唐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为解决逃户问题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户籍管理和其它政治措施、经济措施等等,并阐明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具体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估算、列表、注图等手段,对唐代逃户的时空特征及其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研究,认为唐代逃户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唐代逃户问题随着政治局势、国家政策和经济导向的变化而变化,对唐代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