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也可在一定情况下免除责任。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主要有以下情形()。 A.因暴乱造成的损害。 B.战争造成的损害。 C.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害。 D.可以过失免责的情形。
根据一般国际法原则,危难应具备下列条件()。 危难状态确以客观存在。 除采取避险行为外别无其他选择。 避险行为应是合理、适度的。 在时间上应确认危难正在发生。
在确定国家机关的行为的作法中,司法机关的下列不当行为可被视为国家的行为()。 法院所适用的法律本身就是违反该国的国际义务的,则不能将司法机关作为国际责任的主体,而应视其行为为整个国家机关的行为来进行处理。 法院所适用的法律本身就是违反该国的国际义务的,则应将司法机关作为国际责任的主体,而不应视其行为为整个国家机关的行为来进行处理。 包括司法拒绝。 不包括司法拒绝。
根据现代国际法理论,下列行为中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的是()。 甲国驻乙国大使汤姆以私人身份进行民事活动时侵犯乙国公民罗斯的权利。 外国人埃玛在内国的权益被侵害后,内国有关司法机关以外国人不具有内国公民享有的诉权为由,拒绝向埃玛提供司法救济。 丙国资助其境内的极端组织使用武力打击丁国的边界村庄。 戊国军用飞机在己国领空实施侦查活动。
依据现代国际法的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观点正确的是()。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上是完全相同的。 国际法律责任的根据包括国际不当行为和损害行为。 国际不加禁止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所引起国际法律责任以赔偿作为承担责任的主要形式。 国际不当行为包括国际侵权行为和国际罪行。
国际不当行为和国际损害行为产生的国际法律责任的比较,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