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选择题

1. 宋初兴起的书院教育中,最大特点是“讲会制度”的实行,它的创立者是( )。

A. 陆九渊

B. 程颐

C. 朱熹

D. 周敦颐

【答案】C

【解析】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夕,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

2. 南北朝时期的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农书》

【答案】A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姗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 )。

A. 《论语》

B. 《孟了》

C. 《大学》

D. 《中庸》

【答案】C

【解析】孔子说,爱人要推己及人,就是从爱自己,到爱父母兄弟,爱妻子朋友,再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即由小到大,由内及外,即《大学》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 中国地域辽阔,汉唐时期已经形成( )两个中心。

A. 长安、洛阳

B. 长安、咸阳

C 长安、建康

D. 长安、临安

【答案】A

【解析】就以中国的政治中心而论,商周时代己沿着黄河流域迁移,汉唐时期己形成西安(长安)、洛阳两个中心,而长江以南的南京(建康)也在同一时期崛起。

5.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

A. 唐朝

B. 汉朝

C. 秦朝

D. 隋朝

【答案】C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了彪炳史册的三大水利工程:一是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在现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市:二是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三是由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

6. “人、马、日、月、口、耳”这类汉字,都从实物演化而来,这种结构体现了汉字的( )的精神。

A. 写实主义

B. 人体本位

C. 天人合一

D. 追求个性

【答案】A

【解析】汉字的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精神,尤其是“人、马、口、月、山、水”等象形字,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

7. 目前己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在敦煌发现的唐朝印制的( )

A. 《维摩洁经》

B. 《金刚经》

C. 《艺文类聚》

D. 《华严经》

【答案】B

【解析】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己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

8. 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 )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 赣

B. 湘

C. 晋

D. 浙

【答案】C

【解析】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袭至今。现省会太原市,简称“晋”

9.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先秦、越、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都是在( )的基础上又大规模修葺过。

A. 两汉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因靠近北部边界,更重视长城防务,用大量物力、人力、财力,修筑长城达一万二千一七百余里。一些著名将领如戚继光、谭纶等曾负责长城防务,督兵修建长城。今天我们看到的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都是由戚继光监修的,其中包括了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怀柔慕田峪长城、延庆八达岭长城等。

10.( )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

A. 净土宗

B. 华严宗

C. 密宗

D. 禅宗

【答案】D

【解析】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称作禅。它的特点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

二、填空题

11.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东行来到中国,其先行者和奠基人就是意大利人_____。

【答案】利玛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