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育中心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硕]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货帀论
【答案】货币论(MonetaryApproach )的创始者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约翰逊(H.Johnson )和他的学生弗兰科
的货币主义学说有关,它从货币的
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主张。
⑴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货币论有三个基本假定:①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③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⑵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①从长期看,假定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等,即
②名义货币的需求函数:
③名义货币的供给函数:
由以上三个式子整理可得:论的最
基本方程式,和AD 分别表示国际储备的变动(即国际收支)、名义货币需求的变动和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该方程式的含义如下:①,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②国际收支的调节,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3)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货币论的政策主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货币政策来解决。
②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而货币供应则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政府操纵。
③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这种影
货币论的出现同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 进一步可推出该式是货币
响是暂时的。
(4)对货币论的评价
①货币论的假定前提。货币论认为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但如果它不是稳定的,那么国际收支就不能仅仅从货币供应的变化中预测出来。另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也不尽切合实际。
②货币论政策主张的基本含义。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结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价格不变,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缩小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的缺口。然而,事实上,当名义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时,价格必然会上升,从而名义货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会自然上升;如果降低名义货币供应,在价格刚性的条件下,只能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另外,货币论还提出当采用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时,必须结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含义或必然后果,就是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或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这一点,曾受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
③货币论的理论意义。货币论的最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从货币主义的角度为国际收支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而为国际收支调节提供了一项新的可能选择。
2. 支出转换型政策
【答案】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服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汇率的下浮或贬值、对进口商品和劳务课以较高的关税都会使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对上升,从而使居民将一部分支出转移到购买进口替代品上来。许多教科书把直接管制列为一种单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既不属于支出増减型政策,也不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实际上,直接管制也是一种支出转换型政策。汇率和关税政策是通过改变进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价格来达到支出转换目的的,而直接管制则是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目的的。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在国际收支发生较严重的困难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采用过直接管制。
3. 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
【答案】期权根据其实际执行日与到期日的关系,可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指可以在合约到期曰之前的任何一天执行的一种期权交易形式,它主要通行于美国及亚洲一些期权市场,美国费城证券交易所的期权合约被看作是美式期权的典型代表。欧式期权指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执行的一种期权交易形式,它主要通行于欧洲期权市场,1985年开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开始买卖欧式期权。按照惯例,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的交割应在执行期权后的两个交易日进行。由于美式期权相对于欧式期权而言,给予其持有者较大的行使期权的选择权,灵活性更强,因而
期权费也较高。
4.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答案】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中文译为“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美国经济学家勒纳(A.PLemer )在研究既定的进出口供给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提出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在假定贸易商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本国贸易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假定以X 表示本币计值的出口量,M 表示外币计值的进口量,E 表示外汇汇率,B 表示以外币计值的贸易收支差额,则有:
对外汇汇率E 求导、并变形有:
令:
分别表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弹性的绝对值,则有:
由于假设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即ME=X,有:
很显然,当时,本币贬值有助于改善国际际收支。条件就足与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只要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 本国货币贬值就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改善的作用越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5. 数量匹配原则
【答案】数童匹配原则即丁伯根原则,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他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在两个目标、两种工具的情况下,只要决策者能够控制这两种工具,而且每种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决策者就能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目标水平。
丁伯根原则指出了应运用N 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以实现N 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6. 黄金输送点
【答案】黄金输送点指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的界限。它是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