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17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样本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样本量需要等于或大于总体的30

B. 样本量大小不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C. 总体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就越小

D. 已知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可以计算出样本量

【答案】D

【解析】一般最小样本量为30个,样本越大,真实情况越接近总体,误差越小。总体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2. 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这种观点是知觉的( )。

A. 模板说

B. 原型说

C. 特征说

D. 图式说

【答案】A

【解析】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特征说认为模式可以分解为诸特征,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着关键作用。

3. 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 )。

A. 具体概念

B. 抽象概念

C. 合取概念

D. 人工概念

【答案】A

【解析】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 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

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幼儿将苹果与球归为一类,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这说明他们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圆形和长形),即指认属性分类的,所以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具体概念。 4. 人从较亮处进入较暗处时,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视觉逐渐恢复的现象是( )。

A. 视觉锥体细胞开始活跃

B. 视觉细胞中视色素开始分解

C. 视黄醛和蛋白开始结合

D. 适应的时间很快

【答案】C

【解析】视紫红质(由视黄醛和视蛋自组成)是一种化学感光物质,在曝光时被破坏变色,在暗适应中又重新合成而恢复活性。

5. 如果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 方差分析法

B. 因素分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聚类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方法分析法式统计数据的结果; 因素分析法是对问卷的结构等进行分析; 聚类分析也是适合对结构进行分类等:而回归分析则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6. 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A

【解析】感知运动阶段是言语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具体动作感知和适应外部世界,构建动作图式,开始认识客体的永久性。

7.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B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C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急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D.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答案】A

【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8.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

A. 言语信息

B. 认知策略

C. 智力技能

D. 运动技能

【答案】B

【解析】加涅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①智力技能是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②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 ③言语信息是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④运动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⑤态度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9. 对令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会持这种看法的理论家可能是( ).

A. 詹姆士一兰格(James-lange )

B. 坎农(Cannon )

C. 埃克曼CEkman

D. 冯特(Wundt )

【答案】A

【解析】詹姆斯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认为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10.当灰色方形纸片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对比

B. 后像

C. 知觉

D. 适应

【答案】A

【解析】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变化的现象。

11.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 天空出现晚霞就放晴中规律的概括。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

A. 间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