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低血糖
B . 急性肺栓塞
C . 糖尿病酸中毒
D . 心绞痛
E . 急性心肌梗死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红霉素片常用下列包衣材料中() A.虫胶。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丙烯酸树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最适合的处理是() A.卧床休息。 心电监护。 溶栓治疗。 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提示:熟悉包衣的目的、一般过程及肠溶衣的要求。红霉素片包衣的目的是() A.掩盖片剂的不良气味。 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控制药物的释放部位。 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分开。 男性农民,26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出血、牙龈出血伴皮肤大片瘀斑3d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胸骨中段明显压痛,脾肋下1cm,上臂及臀部大片瘀斑。化验:Hb72g/L,WBC3.8×10<sup>9</sup>/L,血小板34×10<sup>9</sup>/L,凝血酶原时间168(正常对照12s),纤维蛋白原1.2g/L,尿红细胞(++)。本例出血最可能原因是() A.ITP。 Evans综合征。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提示:掌握新剂型微囊的性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理想的微囊应是大小均匀的球形,囊与囊之间不粘连,分散性好。 微囊的囊经大小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生物利用度。 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成直径5-250um的微小胶囊。 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微囊的大小。 搅拌速度快,微囊囊粒细,搅拌慢则粗。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

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