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

最适合的处理是()

A . A.卧床休息
B . 心电监护
C . 溶栓治疗
D . 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E .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1。 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2。 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 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和脂氧合酶。 阿司匹林能抑制PGE的产生。 阿司匹林在肝脏代谢成水杨酸后方具有活性。 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往出血点,膝关节肿胀,腹软,下腹压痛。血白细胞12.5×10<sup>9</sup>/L,血小板200×10<sup>9</sup>/L。血红蛋白110g/L;尿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0~3个/HP。不常见的病因是() A.细菌病毒。 食物,如鱼、生奶。 某些药物。 寒冷因素。 放射性物质。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红霉素片的制粒法是属于哪一种制粒法() A.湿法混和制粒法。 软材过筛制粒法。 转动制粒法。 旋转制粒法。 流化喷雾制粒法。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提示:掌握片剂生产中的注意事项。片剂顶部的片状剥脱称为顶裂,引起顶裂的原因应排除下列哪一条() A.润滑剂量过多。 压力过大。 颗粒中细粉过多。 粘合剂量不足。 颗粒干燥过度。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血糖。 急性肺栓塞。 糖尿病酸中毒。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男性,62岁,糖尿病史5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当日晚饭后突然胸闷、面色苍白、烦躁、恐惧感,3h未缓解。查:心率102次/min,血压90/70mmHg。

最适合的处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