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之学前教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客观性原则

【答案】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必须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探索,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在检验参与者的观点时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凭主观臆测的轻易得出结论,一定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首先应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幼儿。幼儿教师对幼儿作品,包括整个审美教育过程的评价,应实事求是、公正合理,以正面引导为主。

二、简答题

3. 简述幼儿园目标制定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其制定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①教育目的。学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阶段的具体化。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目标要遵循整个教育体系的总方向和方针。

②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目标也要预见社会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担负着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学前教育,就必须面向未来有一个前瞻性的目标和意识。

③学前儿童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儿童的身上,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学前教育目标。

(2)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育目标分解的为一法要恰当。制定幼儿园具体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并落实到幼儿发展上的过程。第三层次的具体教育目标

的确定,各个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

②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将教育目标的内容逐步具体化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分解到哪一层次,都要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结构不受损害,其内容的涵盖面一定要全面,包括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方面的全部内容。

③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同时,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朝总目标前进,都成为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

4. 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的功能?

【答案】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无论是幼儿吃喝拉撒睡一类的生活活动,还是作业课、参观访问等教学活动; 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5. 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1)非义务性: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2)基础性、启蒙性:学前教育为幼儿以后的教育奠基,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教育链条的起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以启蒙为衡量标准。

(3)保教结合:幼儿保教内容是指托幼机构所进行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内容的总和。幼儿保教内容一般是相对于幼儿保教活动的目标、形式、途径、方法和进程而言的。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在幼儿园的整个保教内容中仍占有相当多的分量。

(4)活动(游戏)性: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国的幼教法中强调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明确提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游戏及幼儿的其他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之一。这样,幼儿既有游戏体

验,又有学习收获。游戏中的学习,使幼儿的学习活动犹如游戏般快乐。

(5)多元文化性:文化的多元性己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幼儿园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未来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

(6)全纳式教育:全纳式教育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它着眼于人的长处,即扬长避短。认为每个人都是可学习的,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需帮助。能够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保证每一个幼儿的教育公平。

三、论述题

6. 试述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答案】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生存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 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精神环境。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

(2)经济

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条件,并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②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③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学前教育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3)政治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权力机构和领导人的态度、意志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与改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他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发展学前教育的话,则该地区的学前教育将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