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640设计史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珐琅彩

【答案】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

2. 粉彩

【答案】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后图案略有凸起,色度也因涂了粉底而变浅。色调柔和,题材多以近乎写实的人物、花鸟为主,笔工极细,风格淡雅,所以又称“软彩”。

3. 汉代四神纹

【答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是汉代流行的装饰题材,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

4. 金漆木雕

【答案】金漆木雕是广东东部地区的特产,分布在潮安、揭阳、潮阳、普宁、澄海、饶平一带,此地区因古名潮州,因而又通称“潮州木雕”。善于运用镂空的雕刻方法,雕刻各种水族动物如海蟹、龙虾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山水风景常用散点透视,层次丰富,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木雕上往往漆以金彩,富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5. 李叔同

【答案】李叔同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艺术家,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别度为僧,号弘一法师。李叔同早年的书法由篆入隶,致力于魏碑,颇得《张猛龙》、《始平公造像》体势,体健潇洒,才情毕现。出家后饭依行书,字取长势间架单纯,线条稚拙藏锋,风格平淡、恬静、冲逸,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晚年之作愈加笔笔气舒,笔笔锋藏,笔笔神敛,具有敛神藏锋,定慧于心的气韵。音乐作品有《送别歌》、画作有《自画像》。其清净无为的艺术格调恐后人难以企及。

二、简答题

6. 简述你对“画像石(砖)”的认识。

【答案】(1)画像石与画像砖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材料,兼具绘

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是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石材,属于石刻,汉代最为盛行。其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社会生活等。技法有线刻、浅浮雕等。造型洗练,风格朴拙。以孝堂山画像、武梁祠画像为代表。

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属于陶砖。画像砖的图案一般用木模印制而成,也有直接在砖上刻划的。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

(2)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雕刻技法三个方面。 ①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

②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

③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等。画像石最普遍的是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剔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

7. 简述解放区的工艺美术的历史意义。

【答案】(1)工艺美术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它的发展,使解放区军民战胜了困难,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它反映了解放区战斗的现实生活和劳动人民新的审美要求和精神面貌。

(2)工艺美术成为劳动人民的艺术财富,使劳动人民能享用优美工艺品,开创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的新纪元。

(3)解放区工艺美术的发展,反映了解放区人民经历的光荣而艰难的历程,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奋发图强的战斗凯歌。

8. 简论美术创作中的题材。

【答案】(1)题材的含义

美术创作中的题材是指美术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题材应该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者事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对观赏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且不能是对事物本身的照抄照搬。因此,美术创作者必须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从中灌输自己的思维,采用虚构、概况等多种表现手法,让素材富有感染力。

(2)题材的表现

在美术作品中,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其创作题材都来源于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从风景画来看,风景画一般描绘室外自然景物。由于创作题材的来源不同,风景画有不同的内容。就人物画来看,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历史人物,在创作时都离不开所描绘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优秀的人物画应该能表现特定地域的、特定时期内的人物气质特征。

(3)题材的运用

美术创作中,必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从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具有特色的题材。只有这样,美术作品才不至于流域俗套,才能拥有真正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