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读卖新闻》
【答案】《读卖新闻》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1874年创刊于东京,创办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各报发行份数之首。从1886年起,《读卖新闻》开始刷新版面,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1950年起实行股份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星版。
2. 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答案】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3. 含义论
【答案】含义论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提出的理论之一。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 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 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的行为是从其内心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的。而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则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人员集体确定对社会现实的解释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即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这四个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4. 信息量
【答案】扩大信息量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计算信息量的方法有按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条数来计算、用新闻所提供事实的单元来计算等。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等。
5. 炒新闻
【答案】炒新闻是指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就是炒新闻。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其中有的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
6. 行政负责制
【答案】行政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报社的直接领导是党委宣传部,而电台、电视台除受党委宣传部领导外,还受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局的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讲,广电局具体负责管理电台、电视台的日常运作。
7. 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8. 商业性报纸
【答案】商业性报纸是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为此报纸竭力开拓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提高广告收费标准。为了追求销路和利润,报纸的内容一味迎合读者,读者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有时连报上的政治观点也竭力迎合读者,摇摆不定。商业性报纸一般不重视言论,有些以消息的量多、迅速而吸引读者,有些以凶杀、色情、祸害、奇闻趣事等新闻刺激读者。
二、简答题
9. 辨析:新闻的指导险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答案】这种说法是科学合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除了新闻事业以外,其他传播工具(如图书、戏剧等)也都有指导性。不同的传播工具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闻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2)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要把指导性建立在新闻的特点之上,就必须从新闻业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新闻业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作为生存的依据,新闻业最主要的社会使命是传播信息。因此,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信息传播之中。完整地说,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地及时地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10.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好新闻媒介的批评报道,毛泽东同志提出“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开展批评,好—开展得好,管—党委把报纸上的批评管起来”。党中央先后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准则。这些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区分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性质的问题:对典型的或性质恶劣的坏人坏事,应点名批评和无情揭露; 对一般性质的错误或缺点,则不宜用点名揭露的方式,而应采用同志式的态度进行批评,以达到治病救人、说服教育的目的。
(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批评必须实事求是,这对新闻机构尤其重要。首先,事实要核对清楚,不但包括主要事实和关键性情节,还包括有关的细节。其次,对发生错误的原因所作的分析采取全面客观的态度。最后,写批评稿要留有一些余地,不要把话说死、说绝。
(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①适时,就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批评,能够和一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或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相配合,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②适量,就是批评稿的数量要适当控制。批评的数量不控制,可能使人民群众产生一片黑暗的错觉。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不能采用鸣鼓而攻之的办法。应以正面表扬为主,表扬先进本身也是对落后的鞭策。
③适宜,是指批评的内容要适宜于大众新闻传播工具,就是要引起群众的共同关注。
(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①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投诉者代为保密; 批评者如受到扫一击迫害,新闻单位应给予支持,为之伸张正义,直到事情得到合理解决。
②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辩权利,要求对批评稿中有多少失实就更正多少,如果基本事实失实,报纸就应该公开赔礼道歉,并和有关单位一起做好善后工作。
(5)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委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①为了切实地保障在报纸上正确地、健全地、允分地开展批评报道,新闻媒介要在党委领导下,严格按照党的原则、中央的决议和党委的意图办事,反对脱离党委领导,同党委闹独立的倾向。
②各级党委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政府的监察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应协助新闻媒介开展批评报道,并保证它的实际效果。
③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对于新闻媒介所进行的事实调查,有责仟给予诚实的、迅速的答复。
④各级党委应使新闻媒介的批评收到切实的效果,经常教育党员特别是被批评者对报纸上的批评采取正确态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