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337工业设计史[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电子风格
【答案】电子时代的新设计潮流。大量采用新一代人规模集成电路晶片的电子产品涌现而产生。重点在于把设计功能、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显示技术和微型化技术统一,在新产品上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产品设计通常具有超薄、超小、多功能、便携造型简洁明快的特点。这个设计与数理研究关系密切。德国70-80年代出现了统计派设计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赫伯特·奥尔,他提出了“设计是是可以计量的”这个理论,从而把设计引入定量分析的范畴。
2. 德国工业同盟
【答案】1907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是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 。同盟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为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同盟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韧。此外,同盟还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对欧洲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被人为是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代表作有芬兰萨纳萨诺市政厅、伊马特拉教堂等。
3. 新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新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坚持以现代主义的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彩式的象征主义,具有特有的清瓶味道。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风格人数不多但影响巨大。20世纪70年代从事新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家以“纽约五人”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贝丰铭,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右图)、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东厅、北京香山饭店等。
4. 工艺美术运动
【答案】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国际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兴起,其目的在于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复兴哥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下艺美术运动以约翰·拉斯金的理论为指导,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莫里斯等,其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洛可可式风格
【答案】洛可可式风格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始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线脚多用金色。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为中国装饰。
6. 现代设计
【答案】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其计划、构思是受到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人体工程学等因素约束而形成。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而不同。最后的设计应用,则与具体设计所涉及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现代设计包括现代建筑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范畴。是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和方便的工具,同时,也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总能够方便自然得交流。
7. 芝加哥学派
【答案】芝加哥学派是指19世纪在芝加哥出现的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群体。他们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的时代精神的设计艺术理念,在设计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创作特点在于注重内部功能,大胆采用新材料,强凋结构的逻辑表现,形式服从功能,立面简洁、明确,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等。代表人物有路易斯. 沙利文等。
8. 艾洛·萨里宁
【答案】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突破了功能主义的几何形结构,而采用有机曲线造型。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有机造型色彩,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他设计的耶鲁大学冰球馆像一头鲸或龟,而肯尼迪机场的候机大厅则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代表作品有耶鲁大学冰球馆、肯尼迪机场、胎式椅、郁金香椅等。
9. 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
【答案】维克多·巴巴纳克是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他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著有《为现实世界的目的》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 ②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③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的三个目的反应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对美国和世界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的诸多观点更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10.过渡高科技风格
【答案】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的一种表现,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充满了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和困惑,是庞克文化、霓虹灯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是少批量生产针对个人的、艺术式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杰拉尔德. 库别斯设计的桌子。朗. 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混合。盖塔诺. 别斯设计的桌子“桑索尼杜”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包豪斯的基本课程。
【答案】包豪斯的课程以实用指导和正式指导为基础,实用指导包括材料研究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正式指导分为三部分:
(1)观察课,关于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2)绘画课,关于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3)构成课,关于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包豪斯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为了贯彻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包豪斯教学实行“工厂学徒制”,结合教学设立了不同的实习工厂,包括编织、陶瓷、金工、木工、纺织玻璃等工厂,以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2.简述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1)魏玛时期,时间为1919-1925。设计思想为理想主义,教学特点是双轨制教学。格罗佩斯任校长,抱着“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思想,担负起培养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使命,他广纳贤能,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导师共同授课,并开设实习工厂,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政府干涉,1925年3月底,包豪斯被迫关闭。
(2)德绍时期,时间为1925-1932。设计思想是共产主义,教学特点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绩。1928年汉斯. 迈耶任校长,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被称为“泛政治”时期。继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力维持学校的运转,开始以建筑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包豪斯被迫关闭。
(3)柏林时期,时间为1932-1933。设计思想为实用主义,教学特点是以建筑为中心。米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但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党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1933年关闭。
13.简述“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答案】平面设计是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基础之一。平面设计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了这场运动的基本风格。另外日本风格的影响也是个重要因素。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影响主要是从法国和英国开始的,然后影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