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考研内部复习题4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报道策划兴起的时代背景?
【答案】(1)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闻改革随着中国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而全面深化。在邓小平视察南方之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向纵深发展。
(2)新闻界也明确了自身改革的总目标,即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此目标的指引,以及媒介自身经历的日益深化的市场化影响,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无论是在采访理念还是在采访方式上,均不断地开拓创新,整个媒介呈现出一派全新的局面。
(3)随着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新闻之于媒体的地位与影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媒体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的日益凸现,一个崭新的名词—“新闻报道策划”应运而生。1993年以来,“策划”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介所推行。
2. 科技新闻采写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案】科技新闻既要保证科学性、真实性,又要体现特色、价值,并且要通俗生动,这就使科技新闻的采访写作产生相应的难度。因此。必须注意下述七点:
(1)深入采访,力求真实
科技新闻讲究科学性,科学性首先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因此,科技新闻的采访,必须深入、扎实,不能有丝毫马虎。
(2)虚心求教,正确认识
科学技术必然离不开技术和业务的内容,科技新闻报道也就势必通过业务技术来阐明主题,这决定了科技新闻采访的特点与难度。记者要在短时间内把高深难懂的科学内容全部弄清楚,遇有疑问和不懂之处,要耐心、虚』L , ,不可一知半解,更不可不懂装懂,应该在采访过程中反复向专家、科研人员请教,最终求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报道。
(3)长期积累,密切联系
现代科技博大精深,任何记者编辑都不可能精通科技所有领域与专业,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科技报道中的失误几乎是普遍性的。改变这一弱项的关键是记者应该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同科技界保持密切联系. 对有关知识与材料要坚持积累。
(4)慎重评价,切忌溢美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