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汇率

【答案】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一种被称为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用这种标价方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反之,若以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另一种被称为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用这种方法,一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增加,表示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贬值。反之,如果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减少,表示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如果人们得到了某种外币的直接标价,只要取其倒数,即用1除以这个标价,就可以得到该外币的间接标价。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提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时,一般指的是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由于每个国家通货的实际购买力是与各个国家的价格因素相关的,所以名义汇率并没有考虑到两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情况。当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时,就是实际汇率。

2. 开放经济

【答案】开放经济是指开放的商品市场和开放的资本市场,存在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流动。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引入了进口和出口,以及净出口(贸易余额)的概念。对于国际的资本流动,引人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以及资本净流出(国外净投资)的概念。而连接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关系的正是贸易余额和资本净流出这对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

与开放经济相对应的是封闭经济。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没有包括净出口,所以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支出。但在开放经济中,除非净出口为零,否则国内产出不等于国内支出。当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正值,对国外有物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当国内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负值,这时对国外物品和劳务有净进口。

3. 滞胀与通货紧缩

【答案】(1)滞胀指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情况下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状态超出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所能解释的范围。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不旱交替关系,因此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调整

滞胀状态。

(2)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水平显著、持续地下降。

4. 绝对收入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

【答案】绝对收入假说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可以假设为收入的线性函数,即C=α+βy ,其

C 、Y 分别为当期消费和收入。中α>0为自发性消费,0<β<1为边际消费倾向,不过,凯恩斯提出,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会随收入Y 的增加而递减。

永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永久收入。永久收入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期望终身从其工作或持有的财富中产生的收入。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在保持财富完整性的同时,个人的消费在其工作和财富的收入流量的现值中占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永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β代表消费,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Y p 代表持久收入。

二、论述题

5. 试阐述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

【答案】存货是企业持有的作为储备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产品)以及产成品。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是多力一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

(1)保证生产的平稳化。商品的市场需求存在波动性,伴随市场需求的波动,企业的产品销量也会经历高涨与低落。由于可以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企业不必随时调整生产以适应销售的波动,因而会减少因频繁调整生产线和产量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在需求低落,产量高于销量时增加库存:在需求高涨,产量低于销量时,削减存货。

(2)避免脱销。产品的生产需要时间,不可能瞬间完成,企业常常需要在了解顾客需求水平之前作出生产决策,为了避免产品销量意外高涨而脱销,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

(3)提高经营效率。与频繁少量订货相比,企业大量订货以持有库存的成本更低一些。 (4)一部分存货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有些库存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为有的产品在生产中要求多道工序,当一种产品仅仅部分完成时,会被作为企业存货的一部分。

6.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其潜在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约翰逊总统面临一个问题:他想在越南开战,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结果是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是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战争的费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支出,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向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请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对上述情况加以分析,并推测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答案】约翰逊总统实行的这些政策无疑使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最终使物价水

平上升过快,产量增加较少。

图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后果

如图所示,初期,AD 0、和AS 相交于代表接近充分就业的E 0点。E 0点的产量为Y 0,价格水平为p 0。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 1的位置,这样,AD 从和AS 相交于E 1点。E 1点的产量为潜在产出水平Y f ,价格水平为P 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过热的状态。这时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价格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以看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价格和产量增加的比例并不相同。在E 0的右方,总需求曲线越向右移动,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产出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当产出接近于潜在产出水平时,总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更多地体现为价格的上涨。也就是说,在E 0的右方,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距离越大,价格上升的比例越要高于产量上升的比例。

结合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可以推测出:约翰逊总统实行的这些政策无疑会给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宏观经济运行带来风险,体现为高通货膨胀率。一旦遭遇不利的供给冲击,即20世纪70年

,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代的石油危机,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

7. 利率与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下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