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大学医学院889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 )
【答案】无义突变是指在DNA 序列中任何导致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AG 、UGA 、U 从)的突变,它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答案】聚合酶链式反应,简写作PCR , 是指根据天然DNA 的复制机制在体外通过酶促反应有选择地大量扩增 (包括分离)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利用两种寡核苷酸引物分别与特异性DNA 区段的正链和负链末端互补,经过模板DNA 变性,模板DN Α-引物的配对,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发生引物延伸反应,三个反应阶段后生成新的子代DNA 双链,经多次循环后得到大量目标DNA 片。
3. 移码突变(frameshi Kmutation)
【答案】移码突变是指由于单个碱基或者非三的整倍数的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引起的从突变位点开始整个可读框的改变,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一系列氨基酸的突变。
4. 双向电泳
【答案】双向电泳是指将样品进行电泳后,在它的直角方向再进行一次电泳,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组合 方式的分离方法,目前双向电泳大多是指第一向为等电聚焦,平衡后,第二向为SDS 电泳。
二、问答与实验设计题
5. 有一个研究生想使他所感兴趣的一个大肠杆菌的基因严格受碳源控制,在葡萄糖供应时,该基因不表达;当供应乳糖时,该基因大量表达。你如何帮助他实现这种想法?依据是什么?
【答案】依据条件启动子对下游基因的调控机理,将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元件(包括上游阻遏基因)与目的基因 融合并构建到一个新的载体分子中,并将新克隆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扩增。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区域位于阻遏基 因与结构基因中间,阻遏基因表达的阻遏物结合到启动子区,抑制下游结构基因转录,而诱导物与阻遏物结合后 导致阻遏物解离下来,阻遏解除,下游结构基因转录。而阻遏物(异构乳糖或)可由碳源影响,葡萄糖存在时,阻遏作用不解除,乳糖存在时阻遏解除。因此可以设计实验满足题中研究生的想法。
6. tRNA 在组成和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1) tRNA 是由73〜93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RNA , 十分利于与单股的模板mRNA 进行酮基和氨基反应,形成氢键。
(2)含大量稀有碱基,如假尿嘧啶核苷
或D )和胸腺嘧啶(T )核苷等。
(3)所有的tRNA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该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
①3' 端含CC Α-OH 序列
因为该序列是单股突伸出来,并且氨基酸总是接在该序列腺苷酸残基(A )上,所以CC Α-OH 序列称为氨 基酸接受臂。CCA 通常接在3' 端第4个可变苷酸上。3' 端第5〜11位核苷酸与5' 端第1〜7位核苷酸形成螺旋区,称为氨基酸接受茎。
②环
环是第一个环,由7个不配对的大基组成,几乎总是含
与核糖体表面
的结合。
③额外环或可变环
这个环的碱基种类和数量高度可变,在3〜18个不等,往往富有稀有碱基^
④反密码子环
由7个不配对的碱基组成,处于中间位的3个碱基为反密码子。反密码子可与mRNA 中的密码子结合。毗 邻反密码子的3’端碱基往往为烷化修饰嘌呤,其5' 端为U ,即:-U-反密码子-修饰的嘌呤。
⑤二氢尿嘧啶环
由8〜12个不配对的碱基组成,主要特征是含有(2+1或2-1)个修饰的碱基(D )。 ⑥上述的
依次称为
这些环上。
(4)三级结构为L 形
受体臂位于其中一个端点,反密码子臂位于另一个端点,即两个不同的功能基团处于最大程度的分离状态。
7. 解释大肠杆菌半乳糖操纵子的两启动子调控机制。
【答案】(1)半乳糖操纵子结构:大肠杆菌半乳糖操纵子包括3个结构基因
它们分别编码3种酶,这3个酶的作用是使半乳糖变成葡萄糖-1-磷酸。该操纵子存在两个相距仅5bp 的启动子
和
接毗邻。
,各种甲基化的嘌呤和嘧啶核苷,二氢尿嘧啶(hU 序列。该环涉及tRNA 环,反密码子环,和二氢尿嘧啶环分别连接在由4或5个碱基组成的螺旋区上,、茎、反密码子茎和二氢尿嘧啶茎。此外,前述的15〜16个固定碱基几乎全部位于其mRNA 可从两个不同的起始点开始转录;它也有两个操纵基因在基因gal 内部;无论是还是和0E 在上游,位于CAP 位点之内,离启动子都有一段距离,不直
(2)两启动子调控机制:从&起始的转录只有在培养基中无葡萄糖时,才能顺利进行,RNA
CAP 和较高浓度的cAMP 。US2起始的转录则完全依赖于葡萄糖,聚合酶与S 1的结合需要半乳糖、
高水平的cAMP-CAP 能抑制由这个启动子起始的转录。当有
无时,转录从Si 开始。
8. 简述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转机制。
【答案】叶绿体定位信号肽一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人叶绿体基质,第二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人类囊体。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转机制:
(1)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叶绿体多肽。
(2)叶绿体多肽在脱离核糖体后折叠成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3)多肽上某些特定位点结合于只有叶绿体膜上才有的特异受体位点,产生跨膜通道,进入叶绿体基质。
(4)在位于叶绿体基质内的可溶性活性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叶绿体多肽的第一部分跨膜信号肽切除,并 在第二部分信号肽的引导下,跨过类囊体膜,进入类囊体。
(5)切除第二部分信号肽,成为成熟的叶绿体蛋白质。
9. 为什么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无法偶联?
【答案】真核生物mRNA 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而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因此,mRNA 只有被运送到细胞质部分,才能翻译生成蛋白质。真核生物的mRNA 开始合成时,是不成熟的hnRNA , 需要通过一系列加工过程以后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这些过程包括内含子的剪接、端加帽子结构、端加尾等。由于RNA 转录后需要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因此,转录与翻译无法偶联。
10.假如把拟南芥中所有涉及花发育的基因全部敲除,将所涉及玫瑰花发育的基因都置于相应拟南芥基因启 动子的调控之下并转到拟南芥中,这些转基因拟南芥会开出玫瑰花吗?为什么?
【答案】不会。因为植物器官的发育虽然主要是部分相关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所导致的结果,但在发育过程中, 器官基因的差异表达,表达过程的调控,以及组织器官的形态构建等均会受到近旁组织甚至整个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所以仅仅拟南芥的花的发育基因被替换,拟南芥也不会开花,其任何器官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植株自身的生长。
11.假设某哺乳动物基因可能编码了脂肪酸脱氢酶,请在酵母细胞中设计试验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答案】(1) PCR 扩増哺乳动物该基因,接着对其进行克隆;
(2)将克隆完成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的相应启动子下;
(3)把构建好的携带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酵母脂肪脱氢酶突变体中,观察结果。 脂肪酸脱氢酶突变体中,代谢活动异常,脂肪酸脱氢酶涉及的代谢反应终止,当含该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突变体后,相应代谢途径的生化反应恢复正常即说明该基因编码了脂肪酸脱氢酶,
时,转录从S2开始,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