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神经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造成此种严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

A . A.前期治疗中未使用皮质激素以致造成组织纤维蛋白粘连
B . 合并有其他致病菌脑膜炎(即双重感染)
C . 2个月前肺炎球菌脑膜炎抗生素疗程太短,治疗不彻底
D . 对所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E . 病前已有先天性脑积水

7岁男孩,眼睑水肿4天,伴头痛、眼花,尿呈深茶色2天就诊。2周前曾患扁桃体炎,经用青霉素治疗好转。如果此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吐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错误的治疗是() A.严格限制水钠入量。 强力利尿剂。 静滴硝普钠。 快速洋地黄化。 腹膜透析。 7岁男孩,眼睑水肿4天,伴头痛、眼花,尿呈深茶色2天就诊。2周前曾患扁桃体炎,经用青霉素治疗好转。如果此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吐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错误的治疗是() A.严格限制水钠入量。 强力利尿剂。 静滴硝普钠。 快速洋地黄化。 腹膜透析。 男孩,4岁,因3周内反复惊厥发作6次,右侧肢体偏瘫1天入院。每次惊厥发作数分至十余分钟,均为右侧肢体为主的全身强直阵挛。病后常有不规则低热,精神软弱多睡。昨日再次惊厥后遗留右侧肢体偏瘫。病前3周曾患感冒3天。既往有热性惊厥史2次。体检:患儿嗜睡状,右侧上下肢肌力Ⅰ~Ⅱ级和右侧中枢性面瘫。右Babinski征阳性。院外MRI扫描显示双额顶区脑白质大片对称性异常信号,中线无偏移。入院后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CSF白细胞计数15×106/L,Pandy试验阳性,蛋白定量0.08g/L。引起该患儿脑症状进行性加重的主要病理机制是() A.病毒在体内繁殖。 病原菌在体内繁殖。 肿瘤浸润。 变态反应(高过敏)。 免疫功能低下。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造成本病例侧脑室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炎症对侧脑室壁严重破坏。 炎症刺激下脑脊液异常分泌增多。 脑室中脑脊液流出通道阻塞。 脑脓肿压迫脑脊液流出通道造成堵塞。 脑膜炎后广泛性脑萎缩。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该患儿静脉注射的抗生素疗程应为() A.21天以上。 14~21天。 7~10天。 10~14天。 体温降至正常后48小时。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造成此种严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