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9027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2.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3.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4.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己”的“自”。

6.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7.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二、简答题

8.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并加以说明。

①“行喽”小陈停了一会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②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必修课。

③他家里的人说:“自己家里的炉子用多少煤,你从来不管,对火车烧煤却这样认真”。他说:“国家的事要一丝不苟”

④贵报《中外名人故事》专栏内刊登的“刻苦学习的华罗庚”一文,我们都很喜欢读。

⑤我回到家乡一看。嗬! 一幢幢美丽的瓦房; 一片片葱翠的农田; 一条条笔直的渠道; 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⑥国家体委领导希望全体运动员“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国争光”。

⑦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什么样的药材? 老农了如指掌。

⑧一个时期,诗人对于季节:春夏秋冬的自然描写特别多。

【答案】①冒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后两个引号中的文字是一句话,这里的冒号只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它不能统领前一引号里的“行喽”。

②书名号去掉。“教育学”、“心理学”是课程名,不是书名,应将书名号删去,并在中间加上顿号。

③句中的两个句号都是表示直接引语之后的停顿,所以不能放在引号之外,应放在引号之内。 ④报刊专栏名不应用书名号,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刻苦学习的华罗庚”是文章篇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⑤“看”和“嗬”后都应改为逗号,因为这几个分号隔开的不是并列的三个分句。

⑥“水平”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虽然它处于宾语内部,却相当于分句之间的停顿。 ⑦应将问号改成逗号,因为前句不是疑问句。

⑧应将冒号改成破折号,这儿的“春夏秋冬”是对“季节”的注释说明。

9. 拼读下列各词,并把汉字写出来。

【答案】国家; 时代; 发廊; 手法; 条件; 部门; 创造; 东方; 妥善; 解除; 促进; 保证。

10.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的排除,看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答案】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任何词都要在语境中出现,有些词甚至可以直接在情景语境中得到解释。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只使用一个义项。语境能够排除多义词的多义性。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但是,词义又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指整类,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定。

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其中的某一部分。

(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义素。

(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运用词语最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词语搭配,也可以解释为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除了语法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是词义能否互相组合。能在什么语境中出现或不能在什么语境中出现,表现了词义的选择性。

11.改正下列句子中实词方面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②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村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的。

③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四川鹤鸽保护区己迫在眉睫。

④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

⑤这些女孩真是又漂亮又智慧。

⑥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⑦包装可以,但不能太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