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功能受损的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使睾丸周围温度升高,曲细精管发生变化。 左肾上腺静脉血反流至睾丸,使后者接触到高浓度的肾上腺类固醇、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 睾丸血流流量减少,含氧量降低。 可导致附睾功能不全,影响精子活力。 无静脉曲张侧睾丸功能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引起不育。
7个月婴儿,母乳喂养,面色苍白。心肺正常,肝肋下3cm,脾肋下1.0cm,血清铁30μg/dl,Hb80g/L,RBC3.5×10/L,最合适的治疗是() 反复多次少量输血。 增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 肌注右旋糖酐铁。 口服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 肌注维生素B。
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左侧的原因,但哪项应除外() 左侧的精索内静脉行程较长,并垂直进入左肾静脉,因而血流阻力较大。 左侧精索静脉受到前方乙状结肠压迫。 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在搏动时压迫左肾内静脉回流。 精索内静脉周围的结缔组织薄弱,瓣膜功能不健全,左侧受影响尤为明显。 下尿路梗阻时,可发生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左侧精索静脉回流到() 左肾静脉。 腹腔静脉。 左髂外静脉。 左腹壁浅静脉。 左髂内静脉。
1岁小儿,面色蜡黄,神萎,嗜睡,不会独站,不会叫"爸妈"。查体: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4cm,脾未及,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2.5×10/L,血清胆红素25μmol/L,血小板计数80×10/L,骨髓涂片见细胞数减少,有幼稚粒细胞及红细胞,细胞体增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急性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从检查来看,诊断"肾下垂"的标准,除下面哪项外均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