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14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决定着消费。

【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

①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和消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劳动者用产品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消费,使消耗的体力和智力得以恢复,使劳动力再生产出来。这种消费又直接是生产,不过它不是生产物质资料意义上的生产。

②从生产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角度说,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 从产品的消费生产看或再生产劳动力的角度讲,消费与生产也是同一的。

(2)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如吃、穿、住、用等消费品。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对象不断拓宽、丰富,消费的方式也在不断地进化。所以,马克思说: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与一般的自然对象不同的是,一般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们不去消费它,它仍然存在,而人们生产的产品只有经过人们的消费,才能证实它是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日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人们为了获得消费品,就得进行生产; 人们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就必然发展生产。而且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2.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可以任意抬高垄断价格。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垄断利润是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高额利润。

根据价值规律,虽然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都偏离价值,但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不会背离商品价值总额,即垄断价格不增加或减少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只是会使社会总产品价值发生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分配。

垄断价格的制定与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有关,但并不是随意的,而要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1)受商品需求的制约。如果商品价格定得太高,消费者因收入水平有限,就会寻求低价的替代商品,从而迫使高价商品的价格下降。

(2)受商品供给的制约。商品供给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同时,为了不使高价成为诱致新资本进入垄断组织己进入的产业展开竞争,垄断价格也要定在能够成功阻止其他资本进入的适当高度。

(3)受产品成本的制约。过高的价格必然会导致产品销售量与产品产量的相应减少,引起设备利用率下降和产品成本上升,最终使利润减少。垄断企业在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在价格和产量之间进行权衡,使之符合长期利润最大化日标。任何企业都不能不考虑市场容量而任意提高垄断价格。

3. 社会分工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工场内部分工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社会分工意味着社会劳动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门中,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是单方面的,而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为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就要相互进行劳动产品的交换。因此,交换的必然性根植于生产劳动分工体系内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从而也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 而个别分工中,局部工人不能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个别分工以许多工人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各部分劳动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使用的,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从而成为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二、简答题

4. 简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案】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决定经济增长因素具体包括:

(1)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上,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上。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失业人员存量、劳动力供给结构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等因素。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就微观而言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从宏观来看,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

(3)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成正比。在现实中,投资率存在客观的限制:一是积累率的高低,受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二是投资率的实物供给限制,即国民收入实物构成中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数量和结构的限制。

(4)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只有实现科技进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只有教育的高度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设计出先进的工艺; 只有让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才能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

(5)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程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被用来生产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反之,自然资源的贫乏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当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仅仅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要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还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6)制度和体制。制度和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或体制安排不仅决定着财产和收入的分配,而且会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及其潜力。

(7)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一国经济发展可以突破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限制,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5. 简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的内容。

【答案】(1)公有制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当前,我国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按照这样的认识,除了要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内部的改革,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竟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6. 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答案】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经济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提供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提供经济建设的指南。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对此需要由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回答。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如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