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西南联大合并的学校中不包括( )
A. 燕京大学
B. 北京大学
C. 清华大学
D. 南开大学
【答案】A
2. 西周家庭教育中,从几岁开始就出现男女有别的教育? ( )
A.7岁
B.8岁
C.9岁
D.10岁
【答案】A
3. 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D
【解析】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 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粘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 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因此,答案选D 。不同人的气质特点是在人格差异与教育这部分的。
4.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环境决定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之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决定论、成熟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是单纯强调某一因素(分别为遗传、成熟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注意到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该理论认为,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同时,外因相互作用,直白点说,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愿意与外部因素进行相互的作用。学生这一“祖国的花朵”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园丁”的栽培,可能会自生自灭,不能“茁壮成长”; 反过来,只有“园丁”的“辛勤耕耘”,而“花朵”无意“成长”这里的无意指的就是人没有主观能动性,“花朵”亦必将“凋零”。总之,“花朵”的“成长”是“花朵”自身和“园丁”共同努力的结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
A. 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B. 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十
C. 添设专门学校
D.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答案】D
6.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
7. 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
A. 《论语》和《孟子》
B. 《论语》和《中庸》
C. 《孟子》和《中庸》
D. 《孟子》和《大学》
【答案】D
【解析】“致良知”说是土守仁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的“良知”,也就是天理。但“良知”在圣人和一般人之间是小同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 而一般人良知常被私欲所蒙蔽,处于不显露的状态,要想除掉私欲,恢复本心,必须有个为善去恶的“致良知”的功夫。“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大学》的目的就是和为学做人的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放心”,教育的首要仃务就是“明人伦”。可见,土守仁“致良知”的这个命题就是创造性的综合自《孟子》《大学》。《中庸》主要讲了性与教,道德的最高原则(中庸)、修养的途径(自明诚与自诚明,尊德性与道学问)、学问的步骤(学问思辨行)等问题。
8.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
A. 推崇绅士教育
B. 推崇经院教育
C. 推崇文雅教育
D. 推崇骑士教育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先导,继之以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种文艺复兴迅速影响到教育界。人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世界,对人文学科的狂热崇拜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一些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比如弗吉里奥的“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他教育理论的实践者维多利诺的“快乐之家”(又称孟都雅宫廷学校建于1423年,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
9.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A. 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鉴定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布卢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