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703工业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锋派运动

【答案】19世纪的80年代比利时的设计运动,也称先锋运动。1881年,比利时人奥克塔·毛斯创办《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1884年成立了一个前卫的小组——“二十人小组”,举办了一系列艺术展览,展出了欧洲当时最前卫的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使比利时人开始犷解当时前卫的艺术发展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小组推举威尔德为他们的领袖,后来逐渐开始从纯艺术向实用美术、设计方向转化。从1891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一次设计沙龙,也就是设计大展,展出各种各样的设计和平面设计。

2. 维克多·霍塔

【答案】新艺术运动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之一。1893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现了欧洲第一座崭新风格的住宅建筑——霍塔旅馆,首次打破古典束缚,尽量避免使用长廊,利用钢铁建筑材料,外观装饰上布满曲媚的线条,曲线流畅,色彩协调,墙面柔和,室内的栏杆、墙纸、地板陶瓷镶嵌、灯具、窗户都采用统一的“新艺术”运动风格。

3. 布劳恩公司

【答案】1921年马克斯·布劳恩创建于法兰克福的公司。50年代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服务宗旨。以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来赢得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产品都具有严格的理性特征,各部件都经过精心设计,部件之间都保持均衡统一,颜色多为白色,再着以灰色或黑色的装饰色,表现出重视产品的功能,追求形式简约的设计原则。布劳恩公司的成功与设计师迪特·兰姆斯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4. 约翰·拉斯金

【答案】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社会评论家。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术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

5. 样式主义

【答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发展起来的设计艺术潮流。指在产品结构、功能等因素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色彩、外部装饰等视觉因素进行更新和变化,是企

业吸引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有效手段。20世纪20年代末期,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刺激消费,各汽车厂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业务的重点放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美国的汽车产业是样式主义设计艺术运动的最集中代表。

6. 蒙德里安

【答案】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主张把元素分化到无与伦比的水平,纯粹的水平线、垂直线以及交叉的原色构图,充分利用了风格派的艺术语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代表作为20世纪20年代画的非对称式绘画《红、蓝、黄》。

7.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

【答案】流线型设计艺术风格的倡导者。他广泛采用流线型风格进行设计,促进了这种风格的普及与发展,对美国汽车外形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他主张不要因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随波逐流,以致对技术的限度屈服。盖迪斯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在设计秩序上最为清晰与准确的。他确定的设计程序,体现了许多现代工业设计的原则,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程序、方法的基础。代表作有《地平线》。

8. 爱多尔·索塔萨斯

【答案】意大利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跨越了设计史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阶段,设计风格以多变和奇特著称。在他的激进设计中,他把设计当成一种象征符号,赋予其特有的意义。其设计动机来自两方面:美国的波普文化和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和原始文化。是1975年“全球工具”组织的发起人,又组织了孟菲斯设计运动,其激进前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使他成为意大利设计界尤其是设计探索运动中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代表作有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埃拉9003型”电脑,便携式打字机等。

9. 伯格·摩根森

【答案】丹麦50年代后期新潮派设计师之一。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追求非正规化的、多变与特殊的形式,与美国设计师依姆斯等人的设计不谋而合。摩根森对于室内设计的标准化最为关心,强调按照模数从事设计。1954年他展出了一套按模数标准设计出来的现代室内组合,表现出摩根森在设计上严格的科学性,其设计更具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特征。

10.埃米尔·盖勒

【答案】法国南锡“新艺术”运动的的代表人物。法国南锡“新艺术”运动以家具设计和制作为主。代表人物盖勒遵循新艺术运动的风格,采用大量的动植物纹样,避免直线而采用曲线,受日本和中国家具的影响较大。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成员中较早提出要注意产品功能性的一位设计师。其作品只能单件手工制作,未能进入机械化生产的阶段。1901年盖勒创建了南锡艺术工业地方联盟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

二、简答题

11.简述流线型风格的起因、特点与影响。

【答案】(1)起因

①流线型物体通常较为美观,经常出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在轮船方面有很大的速度提升。但在工业设计中,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②20世纪30年代,“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一种工业设计风格。

(2)特点:

①流线型是参考鸟类与鱼类造型及工程数据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属于工程师的机械学美观。 ②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是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有或很多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③流线型的设计实质其实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反应了当时的一种设计态度,即把外观设计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3)影响

流线型对工业设计; 尤其是对于那些与空气动力学密切相关的设计领域起了积极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而把它当作是一种纯粹的设计样式,广泛使用在各个设计领域,必然导致纯粹的形式主义,或者导致商业上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式样逐渐走向理性和科学,更加注重流线型的功能属性,而单纯的审美造型逐渐淡化,作为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美国的审美样式逐渐消失。

12.简述工业化时代的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阶段。

【答案】下业化时代的人体下程学经历犷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1)机械时代

1750-1890年,这个时期的设计主要是在设计上注意与人体配合的长短、宽窄、大小尺寸,但是,对于真正的适应性、特别是效率性、安全性,则还没有适当的考虑。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还没有真正的发展成人体工程学。

(2)技术革命时期

1870-1945年,新能源的使用,令第一阶段单纯考虑人体尺寸的方式显现出不足。一战后,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发展出适合人的需求的设计上,开始关注人在工作中的适应性。二战后人体工程学研究变得更加复杂。新的设计开始从以前的为适应人的设计,转移到为工作的人的设计上。这是人体工程学的一个新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