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庆师范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

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2.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二、简答题

3. 请分析汉语上声连读时的音变特征和语气词“啊”的音变特征,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属于语流音变中的什么类型?

【答案】(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①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214-35+214:水果 了解 领导

要注意,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a.214+轻声一35+轻声: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

b.214+轻声一21+轻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示亲属称谓上声字重叠时:姐姐、奶奶; 二是上声+“子”,除了“法子”之外:嫂子、毯子; 三是一批口语词:耳朵、宝宝。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两种:

a.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

(214+214)+214-35+35|+214: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b. 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前两音节有21+35的变化:

214+(214+214)-21+35+214:纸老虎 有理想 很勇敢

③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如“理想|美好”划分两段,念成

35+21+35+214,例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④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在阳平前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在去声前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在轻声前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

(2)“啊”的变调

由上表可知,“啊”的变调属于语流中的同化现象。

4. 举例说明造成汉语句子歧义的原因。

【答案】歧义是由一个句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所形成的。歧义产生的原因从大方面讲可归为两类: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书面歧义又可分为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境歧义。

(1)口头歧义主要指同音造成的歧义。例如,

(2)书面歧义分为:

①词汇方面造成的歧义

a. 同形造成的歧义。例如,我说不好(bu/bu轻声与否)。

b. 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例如,“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

c. 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大门没有锁(锁:n/锁:v )。

②语法方面造成的歧义

a. 词和短语同形造成的歧义。例如,他要炒鸡蛋(炒鸡蛋为名词/炒鸡蛋为动宾短语)。 b. 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进口彩电(动宾/偏正)

c. 组合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新(定)职工宿舍(中)/新职工〔定)宿舍(中)。

考试(期中/期终)。

③语义方面造成的歧义

a. 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连厂长都不认识(厂长可为施事,也可为受事)。 b. 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老王有个女儿很骄傲(骄傲可指向老王,也可指向女)。 ④语境不同造成的歧义

指代不明、省略不明、范围不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歧义等。

5. 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词与语素的区别

①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

a.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前者可以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后者只能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不成词语素。

b. 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它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或单用;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②语法作用不同

词和语素在运用中的语法作用是不同的,词是独立承担语法意义的语法单位,而语素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合构成词。

③分类不同

a. 语素

语素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第一,根据音节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第二,根据构词能力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第二,根据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

b. 词

词可以分为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2)词与语素的联系

语素是构词的主要单位,语素是组合成词的材料,语素按照不同的组合规则可以组合成不同结构类型的词。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