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患者素体阴亏血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治疗选方() A.增液承气汤。 B.四君子汤。 C.四物汤。 D.安宫牛黄丸。 E.十全大补汤。
患儿,男,8岁。多饮、多尿1周,近2天发热、咳嗽、腹痛,2小时前出现精神差。体检:精神反应差,呼吸深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克氏征、巴氏征阴性。此患儿首选何种检查() 脑脊液。 血糖。 血常规。 血气分析。 尿渗透压。
单某,女性,37岁。因疲劳过度,突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治疗应选用() A.四味回阳饮。 B.独参汤。 C.五磨饮子。 D.人参养荣汤。 E.甘麦大枣汤。
患儿,男,1个月,出生体重3000g。生后20天出现呕吐、精神差。体检:体重2500g,精神反应差,皮肤黏膜干燥,眼窝凹陷,阴囊色素沉着。血钠120mmol/L,血钾6.8mmol/L。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胃炎。 腹泻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消化道畸形。 颅内感染。
患者女,48岁。眼红目涩3月余,眵多干结,昼轻夜重,五心烦热,夜寐难安,舌红少津,脉细数。除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外,宜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