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611普通生物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糖体循环。
【答案】核糖体循环是指多肽链的合成是从核糖体大小亚基在mRNA 上的聚合开始,到核蛋白体解聚离开mRNA 而告终的,解聚后的大小亚基又可重新在mRNA 上聚合,开始另一条新肽链的形成的循环过程。
2. 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
【答案】某些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而使酶失活,抑制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不可逆抑制作用是指由这样的不可逆抑制剂引起的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的特点是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可用透析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3.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
【答案】皂化值又称皂化价,是皂化lg 脂肪所需的K0H 毫克数,它与脂肪(或脂酸)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4.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特异性位点上的重组。
5. 同促效应。
【答案】同促效应是指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6.
【答案】(肝葡萄糖激酶)。 (肝葡萄糖激酶)是指定位于肝脏中的催化葡萄糖接受末端磷酸、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一类己糖激酶同功酶。该酶专一性作用于葡萄糖,基本不以其他己糖为底物;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于肝外组织的己糖激酶,但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分解进食后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7. 寡聚酶。
【答案】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寡聚酶中的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容易用酸碱、高浓度的盐或其他的变性剂分离。寡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几百万。
8. 分段盐析。
【答案】分段盐析是指利用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盐浓度不同,逐渐増加中性盐(常用硫酸铵)的浓度,从而使不同蛋白质先后析出的方法。例如血清中加入50%的
析出,加入100%的
可使清蛋白析出。 可使球蛋白
二、填空题
9. DNA 超螺旋(T )与拓扑连环数【答案】
其中t 和双螺旋数之间的关系为_____。 【解析】1966年Vinograd 和Lebowitz 在研宄闭环DNA 的空间关系时提出了为双链闭环中两条链的互绕数,或称为拓扑连环数;为DNA 的螺旋圈数或绕数;为超螺旋数,亦即拧数。当双链闭环的两条链保持连续时,值不变。值只与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目和构象有关,B 型DNA 的值为碱基对数目除以 10。值减值之差即为超螺旋数
值与值不一定是整数。负则表示大于还是小于即双链闭环的螺旋圈数増加还是减少。
10.含有羟基的天然氨基酸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11.磷酸化/脱磷酸化是一些酶活性的调节方式,不同酶有所不同,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是_____,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形式是_____。
【答案】磷酸化酶a ; 糖原合成酶a
12.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_____和_____。
【答案】脂肪消化产物:糖酵解途径产生
13.DNA 复制后最常见的修饰是某些碱基的_____,其意义是_____,以免受到自身的_____的破坏。
【答案】甲基化;自我识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4.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_____专一性、_____专一性和_____专一性。
【答案】绝对;相对;立体
15.固定化酶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可重复多次利用;有利于产物分离;酶稳定性提高
值必定是整数
,的正与的正负表示螺旋方向,右手螺旋为正,左手螺旋为负;
1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IF )有_____种,延伸因子(EF )有_____种,终止释放因子(RF )有_____种;而真核生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_____种,真菌有_____种,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终止释放因子有_____种。 【答案】
17.细菌的环状DNA 通常在一个_____开始复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线形DNA 可以在_____起始复制。
【答案】复制起点;多位点
18.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_____色的物质,而其他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_____色的物质。
【答案】黄;紫
三、单选题
19.动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多是( )。
A. 奇数脂肪酸
B.20C ~30C 之间
C. 反式脂肪酸
D. 偶数脂肪酸
【答案】D
20.胸腺嘧啶除了作为DNA 的主要组分外,还经常出现在下列哪种RNA 分子中?( )
A.mRNA
B.tRNA
C.rRNA
D.hnRNA
E.snRNA
【答案】B
【解析】tRNA 的环中含有胸腺嘧啶,属于修饰成分。
21.如果你不小心手臂被蜜蜂刺了一针,出现红肿现象,调节这种典型的发炎过程的激素属于( )。
A. 内分泌激素
B. 旁分泌激素
C. 自分泌激素
D. 内部分泌激素
E. 神经递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