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由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提出来的,“实证”一词具有五个方面的含义:①实证意味着真实; ②实证意味着有用; ③实证意味着肯定; ④实证意味着精确; ⑤实证意味着相对。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
,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
2. 分层抽样
【答案】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 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 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3. 定性资料
【答案】定性资料是指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
定性资料的特点有:
①来源的多样性。实地研究中的资料既有观察得到的资料,也有访谈得到的记录,还有其他一些随笔式的、日记式的、感想式的笔记和现场中得到的其他相关材料。这种来源的多样性特征使得定性资料在形式上以及在构成上都显得更加复杂。
②形式的无规范性。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无论是观察记录,还是访谈记录,或是其他各种笔记,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往往处于一种零散的、杂乱的、无固定结构的状态中,表现出明显的无规范性特征。
③不同阶段的变异性。在实地参与中,研究者所得到的是原始记录; 在资料整理中所得到的是主题编码、分析备忘录等; 而在最终的报告中所出现的则是经过选择和处理的资料。
4. 匹配
【答案】匹配是研究者为了创造出实验所需的两组相同的对象而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指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匹配的缺点如下:
在某种意义上,匹配的方法是基本无用的一一因为匹配的目标是要使两组对象在所有方面都相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做到这一点。
困难来自三个方面:
(1)现实中往往会没有足够的对象供实验选择。因为随着需要相同的变量的数目逐渐增加,现实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其数目将急剧减少。
(2)研究者只能对意识到的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进行匹配。而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有更多没有被研究者意识到的因素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
(3)人们的有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测量的,或者说是很难操作化为具体的、可观测的指标。
5. 定类测量
【答案】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由于定类测量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因而必须注意所分的类别既要具有穷尽性,又要具有互斥性,即所分的类别既要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包罗无遗。
6. 实验室观察
【答案】实验室观察是指在备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方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应用。由于实验室观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且观察的范围和对象又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在社会研究采用此法的很少。
7. 交互分类
【答案】交互分类是一种专门用来分析两个定类变量(或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序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将研究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其结果通常以交互分类表(又称为列联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交互分类可以较为深入地描述样本资料的分布状况和内在结构,还可以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8. 定距测量
【答案】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定距测量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需要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却不具备数学中所熟悉的“0”的含义。
9. 多元回归分析
【答案】多元回归分析是指要解决用多个自变量来估计或预测一个因变量的数值,以及弄清不同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实际所具有的影响力大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多元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多元回归方程式中的b 值称为净回归系数,它表
示的是在控制了其他自变量以后,某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单独效果。
10.前测与后测
【答案】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 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测。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二、判断并改错
11.一个好的估计值应当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以更大的概率去接近被估计参数的值,这指的是估计值的有效性。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随着容量增加,统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那么主要的统计量就是与总体参数一致的估计量,样本容量越大,估计量的一致性越可靠,这是估计值的相合性。
12.假设检验中,在接受原假设时容易犯弃真的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_类错误(II 类错误)也称为错误,是指虚无假设错误时,反而接受虚无假设的情况,即没有观察到存在的处理效应。是拒伪的错误。
13.“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
【答案】错误
【解析】“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
14.列联表检验所使用的是t 检验。
【答案】错误
【解析】列联表检验所使用的是卡方检验。卡方的计算公式为:
三、思考与实践
15.从社会学期刊中选取若干研究报告,用本章所介绍的选题标准对它们进行评价。
【答案】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作为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
(1)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也即一项研究问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来说,这种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同时,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