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合乎他们要求的就受到奖励,否则就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 传递
B. 选择
C. 创造
D. 传播
【答案】B
【解析】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作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
2. 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D
3.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 董仲舒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A
4.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
A. 补偿教育
B. 义务教育
C. 终身教育
D. 回归教育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代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是近代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而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此外还有,现代教育和劳动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教育的全民化,教育逐渐走向大众。
5. 熙宁兴学中,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帖经
B. 策问
C. 诗赋
D. 墨义
【答案】B
6.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是( )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张之洞
D. 严复
【答案】A
7.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8.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
A. 颁布千子癸只学制
B. 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 设立学部
D. 创设京师大学堂
【答案】C
9.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 )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
,属十程序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
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
10.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教育部所采取的? ( )
A. 废除教会学校,将教会势力驱逐出中国
B. 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
C. 开放女子教育,教育普及有一定发展
D. 白话取代文言,改革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答案】A
11.汉代察举制中,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叫做( )
A. 常科
B. 制科
C. 射科
D. 特科
【答案】D
12.在教育定性研究中,归纳法可分( )
A. 现象归纳法,实质研究和科学研究
B. 事实归纳法,理论研究和实质研究
C. 完全归纳法,简单研究和科学研究
D. 完全归纳法,实质研究和简单研究
【答案】B
13.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建构主义
B. 激进建构主义
C. 皮亚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