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美
【答案】艺术美是指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艺术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的美,而且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心灵的美。艺术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情形象。
2. 大屏幕
【答案】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 显示技术、LCD 显示技术、DLP 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 显示技术、GLV 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 艺术作品的形式
【答案】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艺术作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 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4. “准艺术”
【答案】“准艺术”是指艺术发生的第二个阶段。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这就是艺术发生的开始,称作“准艺术”、“史前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准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与发展性。
5. 数字艺术
【答案】数字艺术,又称“数字化的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其作品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包括:①交互媒体设计,是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例如以万维网为载体的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以手机为载体
的彩信设计、WAP 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 ②数字影像艺术,包括数字动画、DV 电影、数字影视广告和片头等; ③虚拟现实设计,是指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这一类虚拟空间设计:④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美术、雕塑相对应。
6. 阿尔都塞
【答案】阿尔都塞是法国结构主义学者。他将结构主义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用于意识形态批评研究; 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多兀决定辩证法,或者结构的辩证法。
7. 蒙太奇
【答案】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组合、装配、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艺术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 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8. 叙事散文
【答案】叙事散文是散文的一种样式,以记叙事件、描写人物为主。叙事散文通过真实事件和人物的记叙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叙述描写中,也可夹以抒情、议论。叙事散文包括报告文学、特写、速写、传记文学、游记等,其侧重叙述人物、景物或事件,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且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蕴藏在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之中。
二、简答题
9. 简述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答案】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表现为: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吸纳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论,如逻辑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等,多角度地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10.为什么说在艺术系统中,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答案】之所以说在艺术系统中,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
(1)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总之,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鉴赏之中,它集中表现在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11.以史前洞穴壁画为例说明原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原始的史前洞穴壁画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史前艺术是原始人的巫术行为
这种巫术行为根源于原始的社会生活,史前艺术的目的就是巫术,是用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用人的力量征服自然。
(2)史前艺术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
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又根植于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狩猎,狩猎的对象是动物,因此原始人多以动物为美。没有实用价值的兽牙、牛角成为猎人勇敢、力量与灵巧的象征,被原始人认为是美的。
(3)史前艺术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秩序
石雕《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将女性的生殖器特征突出地表现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这一方面表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母性崇拜的社会意识; 另一方面,经济不发达的氏族社会人口的多少对氏族的强弱兴衰起很大的作用,因此也表现了原始人对生育繁殖的渴望。
1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结构? 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案】(1)艺术作品结构的含义
艺术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作品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形式。结构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安排构造,将艺术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结合成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
(2)艺术作品结构的构成
艺术作品的结构主要由剪裁、布局和衔接三部分组成。
①剪裁。是指对素材的选取和详略的安排,即根据作品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并由此决定它的详略多寡。
②布局。是对艺术作品各个部分的通盘考虑,既有全局性的整体安排,也有局部性的具体构想,布局在造型艺术中尤为重要。
③衔接。是指部分和部分之间的有序连接、巧妙安排,衔接恰当可以给人流畅自如、水到渠成的愉悦感,衔接巧妙则能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感。
13.简述艺术活动的性质。
【答案】艺术活动的性质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