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816管理学与政治学之现代管理学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的领导职能
【答案】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要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协调统一。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2. 变革型领导者
【答案】“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起源于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Leadership 》。他将变革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他们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关注每一个下属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 他们帮助下属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了下属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
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②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日标创造良好的氛围。③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3. 效益原理
【答案】效益原理就是在管理中讲求实效,使管理制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对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 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4. 有效沟通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组织能够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正确对待沟通;
②运用反馈机制;
③力求表达清楚;
④能够积极倾听;
⑤拓宽沟通渠道;
⑤加强平行沟通。
5. 计划与决策
【答案】(1)计划是关于未来的蓝图,是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计划管理工作:其二是指以规划、预算等为主体的具体的计划形式,它们是实施计划管理职能的书面文件。计划工作和计划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形成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2)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其构成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和决策准则。
(3)计划和决策的区别和联系:
①计划和决策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而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
②计划和决策又是互相联系的:a.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b. 在实际工作中,计划与决策是互相渗透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二、简答题
6. 结合管理者的定义描述管理者的技能。
【答案】管理者是指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即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职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包括: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称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管理者的综观全局,把组织看做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当今社会,决策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概念技能又是影响决策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拥有出色的概念技能,可以使管理者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又称人际交往技能,是指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 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 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对处于管理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
(3)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要具体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技术技能与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密切相关,在管理者技能层次结构中,属于最具体、最基本的技能。管理者越是熟练掌握技术技能,就越能够有效地指导下属工作,从而越能受到下属的尊重和信任。所以,管理者都应当掌握技术技能; 但一般情况下,管理层次越低,越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训练下属或回答下属人员提出的有关具体工作方面的问题。
7. 为什么说部门化是横向分工的结果? 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1)横向分工,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 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成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
(2)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三者的优势和局限性分别表现为:
①职能部门化是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设立管理部门,它是一种传统的、普遍的组织形式。 a. 优点:职能是划分活动类型、从而设立部门的最自然、最方便、最符合逻辑的标准; 有利于维护最高行政指挥的权威,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 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b. 局限性:由于各种产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都集中在相同的部门进行,各种产品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不易区别,因此不利于指导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山于各部门的负责人长期只从事某种专门业务的管理,缺乏总体的眼光,因此不利于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 由于活动和业务的性质不同,各职能部门可能只注重依据自己的准则来行动,因此可能使本来相互依存的部门之间的活动不协调,影响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②产品部门化是指根据产品来设立管理部门、划分管理单位,把同一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工作集中在相同的部门组织进行。
a. 优势: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力一向,按产品设立管理部门,更易考察和比较不同产品对企业的贡献,因此有利于企业及时限制、甚至淘汰或扩大和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使整个企业的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由于各个产品部对企业的贡献容易辨认,因此可能促使部门间进行竞争; 有利于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每个部门的经理都需独当一面,完成同一产品制造的各种职能活动。
b. 局限性:需要较多的具有像总经理那样能力的人去管理各个产品部:各个部门的主管可能过分强调本单位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 产品部门某些职能管理机构与企业总部的重叠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待摊成本,影响企业竞争能力。
③区域部门化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管理部门,把不同地区的经营业务和职责划分给不同部门的经理。
组织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带来的交通和信息沟通困难曾经是区域部门化的主要理由。但随着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