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682社会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答案】社会设置又称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制度的普遍性; ②制度的特殊性; ③制度约束的集体性:④制度影响的稳定性。
2. 文化
【答案】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力一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3. 公民社会
【答案】公民社会论主张一个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的存在,认为这个领域的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并在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提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团结、推动社会自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社会领域就是公民社会。
4. 索引性表达
【答案】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就其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知识”
表达,尽管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社会互动的进行。索引性表达是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5. 总和生育率
,又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答案】总和生育率(TFR )
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指15~49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是在度量分年龄组生育率基础上计算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它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总和生育率
。式中,GFR 表示一般生育
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一般生育率反映育龄妇女年平均生育水平。
6.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7. 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日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日在总人日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日比重上升、农村人日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8.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二、简答题
9. 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案】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主要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方面。
(1)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含义
①人口的自然结构是指人口内部的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这种组合及比例是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这种组合及比例是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按照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加以区分的,它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②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指那些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的结合,包括人口的阶级阶层结构、婚姻和家庭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对比不同时点的人口社会结构,可以反映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动情况。人口社会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和条件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
(2)两者间的区别
①两者的属性不同
a. 人口的自然结构更强调人口结构的自然属性,它是指人口内部的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 b 人口的社会结构更强调人口结构的社会属性,它是那些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的结合。
②两者的决定因素不同
a. 人口的自然结构是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按照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加以区分的;
b. 人口的社会结构则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和条件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
③两者包括的内容不同
a. 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b. 人口的社会结构则包括人口的阶级阶层结构、婚姻和家庭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
10.什么是文化? 文化有哪些类型?
【答案】(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
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a.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
a.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 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