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2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2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3 2017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44

一、选择题

1. 设栈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 , b , c ,d ,e , f ,g 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 后立即进入队列Q ,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 ,d ,c ,f , e , a ,g ,则栈S 的容量至少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由于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出队顺序即为人队顺序。在本题中,每个元素出栈S 后立即进入队列Q ,出栈顺序即为入队顺序,所以本题中队列的作用形同虚设,根据题意出队顺序即为出栈顺序。根据出栈顺序可以分析各个元素进出栈的过程:第一个出栈元素为b , 表明栈内还有元素a ,b 出栈前的深度为2; 第二个出栈元素为d ,栈内元素为a 和c ,d 出栈前的深度为3; c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c 出栈前的深度为2; f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和e ,f 出栈前的深度为3; e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e 出栈前的深度为2; a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a 出栈前的深度为1; g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g 出栈前的深度为1。所以栈容量至少是3。

2.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答案】A

【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的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都存储在文件控制块中,系统对文件的管理全是依靠文件控制块里的信息。

3. 数据序列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 选择排序 B. 起泡排序 C. 插入排序 D. 堆排序 【答案】C

【解析】选择排序、起泡排序和堆排序两趟排序后,在序列的某一端应该有序列的两个最大

值或者最小值。

4. 在用邻接表表示图时,拓扑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

A.0(n ) B.0(n+e) C.0(n*n) D.0(n*n*n) 【答案】B

【解析】由于输出每个顶点的同时还要删除以它为起点的边,故拓扑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0(n+e)

5. 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

A. 双亲表示法 B. 孩子链表表示法 C. 孩子兄弟表示法 D. 顺序存储表示法 【答案】D

【解析】顺序存储就是利用一段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元素。树中某个结点的孩子可以有多个,这就意味着,无论用哪种顺序将树中所有的结点存储到数组中,结点的存储位置都无法直接反映逻辑关系。因此简单的顺序存储表示不能满足树的基本要求。常用的三种树的表示法为:双亲表示法、孩子链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

6. 循环队列存放其元素值,用front 和rear 分别表示队头和队尾,则当前队列中的元素数是( )。

【答案】A

【解析】对于循环队列,需要深刻理解队头在队尾进行进队操作。

和队尾

的概念,在队头进行出队操作,

如果为负则元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为正时元素个数=

素的个数=所以统一的公式就是

7. n 个结点的线索二叉树上含有的线索数为( )。

【答案】C

【解析】线索二叉树是利用二叉树的空链域加上线索,n 个结点的二叉树有n+1个空链域。

8. 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

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 )。

A.64

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

B.128 C.256 D.512 【答案】B

【解析】地址空间分为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页的大小为采用二级页表,一页可存放要

9. 在子网192.168.4.0/30中, 能接收目的地址为192.168.4.3的IP 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A.0 B.1 C.2 D.4

【答案】C

【解析】每个子网中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本题中由于子网的比特数是30, 因此用于主机的只有2位,即00, 01, 10, 11,有效主机地址是2个,这里192.168.4.3显然是其广播地址,因此答案是C 。

10.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

A. (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 (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 (SYN=1,ACK=1, seq= 11221,ack= 11221) D. (SYN=0, ACK=0, seq= 11220, ack= 11220) 【答案】C

【解析】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谓面向连接,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然后数据传送,最后拆除三个过程,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服务器被动打开。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SYN=1,seq=x 给服务器,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并选择序号seq=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SYN=1, ACK=1, Seq=y, ack=X+l给客户,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使 ACK=1,其确认号ack=x+l, 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第三次握手:客户发送ACK=1, seq=x+l, ack=y+l 给服务器,即客户收到此报文段后向服务器给出确认,其ACK=1, 确认号aCk=y+l。客户的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服务器的TCP 收到主机客户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 因此,本题中x=11220, y是主机乙自动选取的序号,可以与x 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从而主机乙所ACK=1, seq=y, ack=x+l,ACK=1, seq=y,ack=11221,发出的TCP 段应该是SYN=1,即 SYN=1,从而答案是 C 。

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B ,

字节,故最少需

’个页表项,本题中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

个页面来保存页表项,故本题答案为B 。

的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

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