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开大学商学院906经济管理综合之《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知识经济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案】从企业组织分析的角度,知识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资本的相对稀缺性、资本的货币形态的可转换性等特点决定了资本是工业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过程的渐趋复杂使得知识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素。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产业革命的发展伴随着劳动生产者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分离。由于某种原因被剥夺了物质生产条件的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求生存条件,从而为下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被企业雇用后,他们只能根据雇主或其代表或者代理的要求来表现符合其利益的行为。整个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构造都是以劳动者与其物质生产条件的分离为基本假设的。然而,当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知识作为人脑的产物本质上是不可能与其拥有者相分离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设计不能不考虑知识的这种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结合的现象。
(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人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知识都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的。知识形成、积累、创新的速度影响着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影响着不同知识所有者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决定着企业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进程,从而引导着企业组织的创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或再结构化。
2. 简述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答案】(1)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①潜层次的精神层。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②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休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内隐部分)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③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
既包括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显现层是组织文化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人们最易于感知的部分。
(3)组织文化的内容
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核心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
①组织的价值观。指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成员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②组织精神。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
③伦理规范。指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公众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
3. 请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QualityManagement ,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TQM 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具体来说,TQM 蕴涵着如下含义:
(1)强烈地关注顾客。从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顾客己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同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2)坚持不断地改进。TQM 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TQM 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还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地响应顾客的投诉、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有关系。
(4)精确地度量。TQM 采用统计度量组织作业中人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品质的目的。
(5)向员工授权。TQM 吸收生产线上的工人加入改进过程,广泛地采用团队形式作为授权的载体,依靠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论述题
4. 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伦理与道德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组织。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在于造就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因为“伦”本身就是个体性与实体性的统一。组织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其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前两个要素都与伦理道德有关。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要将“最强的动力”与“最好的动力”相协调,在互动中建立合理的“冲动体系”或“人文力体系”。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 另一方面藉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4)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企业活动与人们带进工作现场的价值观有关,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就在于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
5. 组织中常见的决策陷阱有哪些? 组织如何避免这些陷阶?
【答案】组织中常见的决策陷阱及避兔方法如下:
(1)“近视症”。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跟决策者个人因素有关,也可能跟决策者所在组织的制度(特别是激励制度)设计有关。因此需要有远大理想的决策者,以及设计合适的组织制度。
(2)方案评价随意。防止诀策随意的办法包括:①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任何决策都要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决策,对于重大决策,在拿出最终方案前,要对每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必要时可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详细论证,防止少数人的偏见主导整个决策过程; ②树立并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对事后证明为失误的决策,要对有关责任人严惩不贷; 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分权,防止决策者独揽大权、专断行事;
④加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科学的手段辅助决策。
(3)过分依赖直觉。避免陷阱的方法包括:①在做出决定前,多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对未来可能的情况变化进行充分预测; ②在决策过程中,要主动倾听不同方面的意见,尤其要认真对待反面意见; ③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搜集对组织有用的信息,提高决策能力。
(4)以自我为中心,偏信个人经验与能力。为了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一误区,管理者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自我,客观认识自我,要承认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关键是要认识错误并知错就改,不断提升自己。管理者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5)被问题的形式所迷惑。避免的方一法包括:①不要机械地接受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②尽量由本人提出一个辩证的、客观陈述事实的问题。③在决策过程中,要不断地怀疑问题。改变一下问法也许会使决策趋于完善。④当别人向你提出建设性意见时,想一想他看问题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