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2公共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供给

【答案】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概念包含以下儿点内容:

①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

②供给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数量,即供给是一组与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数量,而不是一个供给数量;

③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

④供给是生产者能够提供的,如果生产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的意愿而没有提供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的变动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动。

2.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 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市场主体并不能总是做出理性的选择,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

3. 吉芬商品

【答案】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

,并将像土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品”现象称为“吉芬难题”。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一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二、简答题

4. 简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特征为:

(1)α和β分别揭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即

(2)根据生产函数表达式可以得到:

如果

如果

如果,则此时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 ,则此时为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则此时为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 。 。 的主要特性。 是在经济分析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生产函数,其中Q 为产柯布—道格量,L 和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 、α、β为三个参数,其中

特别地,当时,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满足欧拉定理,即。

5. 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 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志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 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答案】(1)通常情况下,国防等公共品之所以不能由市场提供,根本上来说是由公共品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公共品同一般的私人消费品关键区别在于: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消费者,也可以消费同其他支付价格的消费者同样数量的商品。他们在享用公共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即支付价格的消费者的行为对其他消费者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将导致公共品的提供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

(2)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个体自愿提供公共品的现象可以从行为人的偏好上加以解释。社会上某一类行为人对公共品的偏好远高于其他个体,那么这类对公共品具有特殊偏好的人群就具有足够的激励提供公共品。这种特殊的偏好可以通过渠道诱导出来:

①某类行为人的效用函数中内嵌社会其他人的效用,这使得公共品的外部性经由效用函数内部化,令公共品的供给数量达到更有效率的水平;

②经济中某类个体认为自己主动提供公共品的行为可以诱导出其他个体进一步提供公共品,这种

策略行为的互补性使得公共品的外部性内部化,也会使得公共品的供给更加有效率。

6.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案】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可以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厂商根据P=MC确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能给其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如图所示。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递增,因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图中,根据P=MC或MR=MC的短期均衡条件,当市场的商品价格为P 1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1; 当商品的价格为P 2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2; 当商品的价格为P 3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3等等。因为每一个商品的价格水平都是由市场给定的,所以在短期均衡点上,商品价格和厂商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明确表示为以下的函数关系:

期供给函数。

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之所以是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是因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就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从以上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供给曲线背后所隐含的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更重要的是,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其中,P 为商品的市场价格,且P=MC;Q S 为厂商的最优产量或供给量。显然,上式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7. 作图说明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可能盈亏状态,并据此解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答案】(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2)厂商的短期均衡盈亏状态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