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海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内在小稳定性。

【答案】(1)卡特尔模型是典型的合作或者说串谋的例子。卡特尔是这样一个组织,在组织中厂商串谋到一起,就价格、产量和其他诸如瓜分销售地区或分配利润等事项达成必须严格遵守的明确和正式的协议,试图确定使整个行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这样,一个卡特尔组织就像一个垄断厂商一样,只要市场需求相当缺乏弹性,它就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大大高于竞争的水平。卡特尔成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条件就是,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 第二个条件就是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 下面分析只有两家厂商的卡特尔的情况。假定两家厂商的成本曲线分别如图(a )与(b )所示,那么卡特尔作为整体的边际成本曲线可通过将这两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得到。

D 为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MR 为行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图(c )中,这样,卡特尔即可根据MR=MC

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其总产量为Q ,相应的垄断价格为P 。在此基础上,卡特尔将按照等边际成本原理来分配其总产量,因为在总产量和价格己定的情况下,卡特尔的总收益已经确定,那么利润最大化就等同于成本最小化。因此,按等边际成本原理分配总产量可使其总利润最大化。

,再由这条如图(c )所示,曲线MR 与曲线MC 的交点确定了相同的边际成本水平(水平虚线)

虚线与各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确定各自的产量Q 1与Q 2。

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

(2)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上述分配方式往往只是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实践中的产量分配则取决于建立卡特尔时达成的协议所作出的安排。事实上,从图容易看到,产量不同,各成员厂商的利润也往往不同。各厂商从自

身利益出发,或者对这种分配结果不满,或者在己经获取较多利润的情况下希望更多的利润,就可能暗中采取削价行动,或者扩大产量。由于卡特尔成员往往不多,一旦有某个成员违反协议,

,最终导致卡特尔崩溃。这说明卡特尔是很其行动很容易被其他厂商察觉,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不稳定的。

2.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①仃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如果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满足连续性的假设,那么,当经济系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必要条件都通过一般均衡的价格比表示出来,从而使得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可见,完全竟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说来,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要的二个条件。在西方一经济学家看来,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能成为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最适度的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是既定不变的。消费者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一定会使其消费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既然相同的商品的价格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每一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的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就所有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同。

②从生产最适度的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任一要素的价格对任一产品生产者都是一样的,是既定不变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一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既然相同的要素对所有的产品生产者都是相同的,那么每一个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因此,就所有的产品生产者来说,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定相同。

③从生产最适度与交换最适度相结合的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对于任何两种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任何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全面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3)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分析是西方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帕

累托标准验证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但是,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表明的含义仍然受到严格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的限制。在现实经济中,任何一个条件遭到破坏都将引起帕累托效率的损失。所以说,有关完全竞争市场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证明只具有数学的意义。

3. 一个社会仅有L 和K 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 LK =4,而生产食物的MRTS LK =3,那么该社会现有的生产状况是否有效率? 为什么? 如何改进?

【答案】(l )生产上缺乏效率。

(2)生产帕累托最优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任何商品中都相等,即,由于衣服和食物两种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不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由于生产衣服和食物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生产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调整过程如下:生产衣服MRTS LK =4,意味着生产衣服的厂商在确保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而放弃4单位的资本; MRTS LK =3,生产食物的厂商愿意少用一单位的劳动多使用3单位的资本,从而保持其产量不变。

这样,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要素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换,生产食物的部门放弃一单位的劳动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而生产衣服的部门得到一单位的劳动后愿意放弃4单位的资本,在补偿食物部门所需要的3个单位的资本后还有一个单位资本的剩余(两部门的产量均未发生改变)。现在,剩余出来的一单位资本无论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还是

给生产食物的部门,都能提高产量,并实现帕累托改进。调整直到L 和K 在两部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4. 什么是外部性? 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答案】(1)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 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就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 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 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