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814教育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讲,是指整个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或国家为教育部门所投入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微观角度讲,是指一定部门,一定地区或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状况,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用于发展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一方面要广辟教育投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教育浪费。
2. 学校组织文化
【答案】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3. 教育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经济效益亦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价值”等,是指一国、一地区、一学校投入教育的资金与教育产出的成果的比较。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同物质生产领域不同,教育的产出包括:①直接产出,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②间接产出,即这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投入社会经济之后,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4. 教师工资制度
【答案】教师工资制度是指中国实施的关于教职工工资的规定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1985年开始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其特点是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本人负担的实际职务密切结合起来。所谓结构工资,是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中小学、幼儿教师同时实行教龄津贴。高等学校教学人员职务名称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分列:实验人员按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分列; 科研人员及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的职务名称系列分列。中小学教学人员职务名称按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分列。高等和中初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也有相应的职务名称。职务工资以职务确定。工资的前三部分按国家统一标准规定,奖励工资以个人劳绩而定。工龄和教龄工资标准统一,数量因工龄和教龄长短而异。1993年10月后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与国家机关职务级别工资制脱钩,以体现教育事业单位特点。教学人员工资
由职务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职务等级工资为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占工资的70,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繁重复杂程度,适当体现年龄差异; 津贴具有浮动工资的职能,主要体现各类人员岗位特点、工作实绩和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占工资的30。这次工资改革,具体贯彻了《纲要》的精神,落实了《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较之1985年的工资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5. 系统
【答案】系统(system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有机整体。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物质系统、概念系统; 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等等。它可以是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 也可以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整个宇宙。为实现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功能,它需要以一定方式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 也需要对其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组织,使其内部组织协同有序。
6.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7.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8.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简答题
9. 简述高等学校人力资本开发的职能。
【答案】高等学校人力资本开发的职能表现为三个方面:
(1)数量层面,即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专业人才数量
各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在人力资本开发方面差别较大。在数量方面,经济发达国家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之后,把普及教育的重点转向普及大学,如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在继续增加,政府应当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或采取相应措施,扩张高等教育供给条件,以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2)专业结构层面,即学校培养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层次
专业结构方面国家主要实施的是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分为不同的学科门类从而形成不同的专业结构。
(3)人才质量层面,即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所能达到的质量情况和素质水平
高等学校的质量主要是通过教育目标、课程结构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起主导作用。
10.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督导的原则是指进行教育督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马列卞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的原则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根木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政策是在根木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教育活动的准则。
(2)科学性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要求教育督导活动: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督导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从督导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作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提出恰当的要求和行之有效的指导建议。
②要遵循教育规律、管理活动的规律,剖析、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的问题。
③在教育督导过程中,要运用科学方法,如调查研究、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去获取有关信息,掌握数据,分析诊断,揭示其内在联系。
(3)民主性原则
教育督导活动中的民主原则,是就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的关系而言的。具体要求督导者不能做钦差大臣,要成为勤务员、服务者,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要尊重被督导者的意见、愿望与需求,并创造条件,让被督导者积极参与问题的调查与解决的活动。在方法上,要求督导人员多采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