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题库>实验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综述题库

问题:

[单选] 在不同溯源阶段中测量参考物质或标准品时,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与用这些测量方法测量实际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是指临床检验参考物质或校准品的()

A . 互通性
B . 一致性
C . 准确性
D . 有效性
E . 特异性

9岁男孩,近7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 680U/L,AST 460U/L、T—Bil76.5μmol/L,anti—HAV—IgM阳性,anti—HAV—IgG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anti—HBc—IgM阳性。应诊断为() A.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患者,男,19岁,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 980U/L,AST 560U/L、T—Bil 116.5μmol/L,anti—HAV—IgM阳性,HBsAg阳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发现为HBV携带者。应诊断为() A.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患者,女,48岁,因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5天,尿黄3天就诊。查体:血压100/70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轻度触痛,肝区叩击痛阳性。下列项目中不予考虑的检查是() A.肝功能检查。 B.乙肝五项。 C.甲肝抗体。 D.腹部B超。 E.HIV感染的检测。 基质效应() 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其无法避免测量值溯源中不会限制参考物质的直接使用。 仅与参考物质有关。 测量方法与基质效应无关。 对基质效应越敏感的测量方法越好。 麻疹传染性消失的时间是() A.出皮疹即日。 B.出皮疹后5天。 C.出皮疹后1周。 D.出皮疹10天。 E.出皮疹2周。 在不同溯源阶段中测量参考物质或标准品时,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与用这些测量方法测量实际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是指临床检验参考物质或校准品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