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旅游综合(含旅游概论、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之旅游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收入

【答案】旅游收入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含义如下:

(1)国内旅游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内某一特定地区在给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给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接待入境来访的国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2. 旅游零售商

【答案】旅游零售商是指那些主营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其他有此类零售代理业务的服务商。

(1)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旅行代理商作为代理经纪人,其角色是代表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批发经营商以及其他旅游供应商的产品。

(2)从法律角度看,旅行代理商则是旅游供应商的代理人,服务于有关的旅游供应商。旅行代理商所扮演的角色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内代表委托方的有关旅游供应企业向旅游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3)旅行代理商凭借自己的这些专业知识和运作能力,不仅能够为客户在安排旅行旅游活动方面节省时间,还能够为客户节省费用。在开展经营方面,旅行代理商的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咨询服务、代客预订、代理服务、信息反馈。

3. 可随意支配收入

【答案】可随意支配收入又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对旅行方式的选择。

二、简述题

4.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人们广泛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去解释行为动机的产生,包括借用这‘理论去解释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马斯洛的这一理论的内容要点包括:

①人有着多种小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②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高低之分;

③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③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5.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何在?

【答案】目前世界各地政府都在以不同形式对本国或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进行干预。政府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表现在:

(1)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决定了各旅游行业或企业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因而这一问题只能靠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干预才一有可能得到解决。

(2)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供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的责任。

(3)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并非某一旅游行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该国或该地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4)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

(5)为了防止或抑制旅游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促成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总之,由于旅游业结构的综合性以及整体旅游产品集合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政策目标不可能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行为去实现。

三、论述题

6. 帕洛格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小同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思想和行为上分别有哪些特点? 认识这一理论的意义何在?

【答案】帕洛格以数千名美国人为调查样本,对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及其与出游目的

地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帕洛格依据旅游消费者所属的心理类型。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

(1)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心理类型和特征分别表现在:

①依赖型一一自我中心型

属十这种心理类型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 思想上封闭而保守、谨小慎微、多忧多虑、缺乏自信、不爱冒险;

b. 行为上表现为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愿意听从公众人物的建议,或仿效他们的行为、偏好购买流行品牌的消费品、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倾向于选择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倾向于选择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对于自己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多会经常故地重游。

②冒险型一一多中心型

属于这种心理类型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 思想上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充满自信、喜欢挑战、对待生活有个人主见;

b. 行为上多表现为喜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和相处。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强烈偏好那些环境独特、尚未充分开发、依然保留其原始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不愿意随大流去那些脍炙人口的旅游热点。

③中间型一一Mid--centric

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人格特征和思想行为特点等方面的表现介于上述两个极端类型之间。帕洛格心理类型模型反映出,在这个心理类型连续系统上,一个人所属的心理类型距冒险型越近,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2)对于这一理论的认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

根据帕洛格的这一理论,对于一个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来说,最初所能吸引来访的游客主要是那些属于冒险型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因为此时选择去该地旅游,在很人程度上意味着冒险,而这种心理类型的旅游消费者所寻求的恰恰是“冒险一探索”类的旅游活动。继他们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心理类型的旅游者会逐渐地陆续跟进。当该旅游目的地步入成熟期,特别是形成旅游热点时,所能吸引来访的游客则会转为主要是那些心理类型偏向于依赖型的旅游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冒险型心理类型的旅游者会逐渐失去对该地的兴趣,转而去另寻那些尚未充分开发、依然保留其原始肚力的旅游目的地。

7. 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 为什么?

【答案】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原因是:

(1)综观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进而来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