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20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
A. 点到点连接
B. 操作连接
C. 端到端连接
D. 控制连接
【答案】C
【解析】在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所构成的通信子网负责主机到主机或点到点的通信,而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分布式的进程间通信,即在源主机进程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一般来说,端到端信道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信道构成的,端到端协议建立在点到点协议之上,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手段。相应的,在网络层标识主机的是IP 地址,而在传输层标识进程的是端口号。
2. OSI 七层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答案】C
【解析】传输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更高层协议屏蔽下层的操作细节,它使得高层协议不用去操心如何获得所需级别的网络服务。传输层的目标是在源端机和目的端机之间提供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数据传输,而与当前实际使用的网络无关,任何用户进程或应用进程可以直接访问传输服务,而不必经过会话层和表示层。同时TCP 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3. 文件传输协议FTP 的一个主要特征是( )。
A. 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但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格式
B. 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但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格式
C. 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
D. 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
【答案】C
【解析】FTP 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与大多数Internet 服务一样,FTP 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 协议的客户机程序,连接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 服务器程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命令, 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
4. HTTP 协议定义的是( )之间的通信。
A. 邮件服务器
B. 邮件客户和邮件服务器
C.Web 客户和Web 服务器
D.Web 服务器
【答案】C
【解析】HTTP 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工作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了计算机能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能够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首先显示的内容等。即该协议定义的是Web 客户端和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5. 单模光纤的通信能力一般比多模光纤( )。
A. 小
B. 大
C. 可大可小
D. 相同
【答案】B
【解析】若存在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就称为多模光纤,光脉冲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会逐渐展宽,造成失真,因此多模光纤适合近距离传输。若光纤的直径减少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这样的光纤就称为单模光纤,可见单模光纤的衰耗小。
6. 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 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 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是( )。
A.32、8
B.32、6
C.8、32
D.8, 30
【答案】B
【解析】先将子网掩码写成二进制为可见IP 地址空间
(本来主机位是8位)拿出了5位来划分子网,所以一共可以划分32个子
网(这里使用的是CIDR ,所以全“0”、全“1”的子网不用去除),而主机位只有3位了,所以最大可分配的地址是个(要去除全“0”、全“1”的地址)。
提醒:使用了CIDR 技术,仅仅是全“0”、全“1”的子网号可以被使用,但是全“0”、全“1”的主机号还是不能被分配的。
7. 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 ,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2Kbps
B.24Kbps
C.48Kbps
D.96Kbps
【答案】B
【解析】由奈奎斯特定理可得,该通信链路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意可得每个码元有16个有效的离散值,即一个码元携带
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6
8. 下列的哪一项正确描述了流量控制?( )
A. 一种管理有限带宽的方法
B. 一种同步连接两台主机的方法
C. 一种确保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D. 一种检查病毒的方法
【答案】C
【解析】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对于某些数据链路连接,还应该能够提供保序和流量控制功能,保证在链路层连接上收到的帧能够以发送时的顺序递交给网络层实体,并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节奏,保证发送方不会以太快的速度发送数据使得接收方被淹没。
9. 假设在没有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在一条往返时间RTT 为10ms 的线路上采用慢开始控制策略。如果接收窗口的大小为24KB , 最大报文段MSS 为2KB 。那么需要( )ms 发送方才能发送出一个完全窗口。
A.30ms
B.40ms
C.50ms
D.60ms
【答案】B
【解析】慢开始是TCP 协议用于拥塞控制的算法,考虑了两个潜在的问题,即网络容量与接收端容量。为此,TCP 协议要求每个发送端维护2个窗口,即接收端窗口和拥塞窗口,两个窗口的较小值就为发送窗口。所谓“慢开始”就是由小到大逐渐増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数值。慢开始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连接建立时,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初始化为一个MSS 的大小,此后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RTT ,就按指数规律增长一次,直至出现报文段传输超时或达到所设定的慢开始门限值
又由题t 的信息量,因此该通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