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805新闻与传播学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2. 软新闻
【答案】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 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3. 描写性消息
【答案】描写性消息是以描写为基本手段写作的消息。换言之,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再现”,一一以文字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简笔勾勒。它主要的体裁形式包括:新闻素描、散文式新闻、花絮。它的功能包括:记录活的、有声有色的历史; 发挥形象的感染力、震撼力; 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
4. 新闻真实性
【答案】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在新闻写作中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对记者而言,是第一位的要求,也是起码的常识。新闻真实性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是广大读者的要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
5. “第二种翻译”
【答案】“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记者对于每个行业中的“行话”,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与说明。西方新闻学者在谈到改进新闻写作时,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不要用技术语言”。
他们强调要用所有读者都能充分理解的语言进行报道,在稿件中尽量删除一切技术词汇和含混不清的行话。而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更要对其中一些专业性内容与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通俗化“翻译”。对于这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关键就在于作好“第二种翻译”。因为如果读者对报道中的基本术语感到陌生,势必造成阅读过程的中断,给接受信息带来障碍,也就谈不上传播效果。
6. “两报一刊”
【答案】“两报一刊”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两报”是指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一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文革中,“两报一刊”成为制造舆论的重要阵地。从1967年11月开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就联名发表社论、文章,这些社论和文章往往经过毛泽东的亲自审定,毛泽东的一些最新指示也主要通过这些社论和重要的文章公之于世,这些社论不仅全国各地的报刊要全文转载,广播电台也要全文广播,塑造、影响了文革时代的文风。
二、简答题
7. 选择同一题材的消息与通讯加以比较,试谈通讯的强势所在。
【答案】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下面就两篇报道的比较,谈谈通讯的强势所在:
材料一:
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人民网网友纷纷献花留言表达对8名海地地震牺牲民警的敬意与哀悼。
“中国维和警察的英烈们,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你们无愧头上的国徽,你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有你们光辉的一页,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祖国会照顾他们的。安息吧,英烈们! 一路走好! ”
“你们走了,就那样无声无息。为了维和事业,你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你们是我们的自豪。你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警察的光辉形象。英雄,一路走好! ”
“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为了祖国重托,为了世界和平,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一腔热血,书写忠诚的永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天崩地裂中,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热爱世界人民的美好心愿,写在2010新年开始地球村的天空! ”
“浩气留国外谱世界和谐,忠骨归故里愿祖国平安。历史瞬间铸就永恒,死难同胞精神永存! ” “惊悉我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人员在地震中有8名同志不幸牺牲,内心万分悲痛,在此向烈士们表示沉痛哀悼,同时向他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的问候! 希望你们要节哀顺变,坚强振作起来,我们都是你们的亲人,人民烈士永垂不朽! ”
“是什么让你们走的这么匆忙,我们的英雄。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
本性,是全体华人向往和平的担当。英雄们,安息吧! 作为大国,我们应该培养国民的世界责任感,颂扬国际主义大爱。”
(文章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
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和《军人优抚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民政部、公安部政治部分别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等8位同志为烈士,并按规定予以抚恤。
公安部表示,维和公安民警是代表国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广大维和公安民警始终牢记使命,烙尽职守,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来源:人民网)
通讯的强势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消息而言,通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势: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相对于《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这篇消息,通讯《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更详细、深入、完整,这是通讯文体的突出特色。
(2)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
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始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把人们熟悉的生活和不熟悉的新闻现场推到读者眼前,使读者去在认知中形成自己的体验,比消息更多地触动读者的感官。
《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只列举8位维和警察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壮举,报道简单,远不及通讯《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形象感人。
(3)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通讯有些类似于散文体,在表现形式上给予作者很大的创作舞台,各种笔法,各种结构,各种风格,都可以容纳在通讯这种文体中,相当自由洒脱。《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直抒胸臆,是情感的真情流露。
(4)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通讯的结构完整、严密,不容任意拆散。而消息可以是信息的罗列,尽管有内在的逻辑性,但不及通讯的主题鲜明。
(5)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比(K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更能以情动人。
(6)通讯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消息则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
《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中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