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825构造地质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侵入岩中属于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事( )
A. 岩盖
B. 岩墙
C. 岩株
D. 岩基
【答案】A
【解析】侵入岩中属于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一般有岩床、岩盖和岩盆等,又叫做协调侵入体; 属于不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一般有岩基、岩株、岩墙等,又叫做不协调侵入体。
2. 下列矿物中,属于变质矿物的是( )
A. 石榴子石
B. 角闪石
C. 橄榄石
D. 方解石
【答案】A
【解析】变质矿物是指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石榴子石、硅灰石等。
3.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矿物成分
B. 岩石结构
C. 岩石构造
D. 岩石颜色
【答案】B
【解析】石灰岩为自生沉积岩,主要以泥晶结构、生物骨架结构、粘结结构和障积结构为主; 大理岩为变质岩,以变余结构为主。石灰岩变成大理岩发生的主要变化就是岩石的结构。
4. 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 蜂窝石
B. 喀斯特
C. 鼓丘
D. 锅穴
【答案】A
【解析】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其主要类型有风蚀石窝、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洼地等。
5. 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 )。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
【答案】C
【解析】片岩是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岩石结晶程度高、面理肉眼可以识别、由板片针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而成。
6. 变质岩约占构成地壳物质的百分之几? ( )
A. 25%
B. 15%
C.5%
D. 35%
【答案】B
【解析】沉积岩是在陆地表面分布最广; 岩浆岩构成了地壳的绝大部分; 沉积岩占陆地面积的75%,变质岩和岩浆岩合计只占25%。
7. 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 )。
A. 冲积物
B. 冰碛物
C. 风积物
D. 洪积物
【答案】B
【解析】冲积物是河流的沉积物,分选较好、磨圆度高、层理发育、具二元结构; 冰碛物分选极差、磨圆度较差、无层理发育; 风积物有风成沙、风成黄土两类,都具有较好的分选性; 洪积物是洪流的沉积物,具有较好的分选、磨圆度高、具有分带现象。
8. 下列4种矿物中抗风化能力最强的是( )。
A. 橄榄石
B. 石英
C. 角闪石
D. 正长石
【答案】B
【解析】在鲍文反应序列中,从上到下,矿物抗风化能力逐渐减小,即橄榄石>角闪石>正长
石; 石英是具有架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其结构非常稳定,橄榄石为岛状结构硅酸盐,其抗风化能力比石英小,受热易发生蛇纹石化。
9. 下面哪一个构造现象不能判别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 )
A. S-C面理
B. 云母鱼构造
C. 不对称波痕
D. 旋转碎斑系
【答案】C
【解析】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恶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错开的岩层或标志层; ②不对称褶皱; ③鞘褶皱; ④S-C 面理:⑤云母鱼构造; ⑥旋转碎斑系:⑦不对称的压力影; ⑧多米诺骨牌构造; ⑨曲径状构造。
10.下列不能够指示干旱环境的是( )。
A. 泥裂
B. 雨痕
C. 足迹
D. 晶痕
【答案】D
【解析】泥裂是指在气候干旱时暴露沉积物因快速脱水收缩形成的一种顶面裂隙构造; 雨痕是指由较大、较稀疏的雨滴在松软的沉积物表面砸出来的平底状浅坑,主要出现在降水较少的地区; 足迹是指由动物机械性行为在松软的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为暴露或极浅水环境的标志,代表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 晶痕是指矿物被选择性溶解后在沉积岩层接触面上留下的与晶体大小形态完全一致的空洞,为化学成因的构造。
11.下列几种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
A.238U
B.235U
C.232T h
D.87Rb
【答案】D
【解析】238U
的半衰期为
87Rb 的半衰期为 ; 235U
的半衰期为232T h
的半衰期为
12.在正断层的组合类型中,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倾向相反的倾斜断层组成,其间为一个共同的上升盘,此类断层是( )
A. 阶梯状断层
B. 叠瓦状断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