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871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周边绩效
【答案】周边绩效是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的一种绩效。这种绩效行为虽然对于组织技术核心的维护和服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更广泛的企业运转环境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来看,这种绩效行为非常重要。周边绩效包括人际因素和意志动机因素,如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坦然面对逆境、主动加班工作等。和周边绩效有关的行为包括:主动执行小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 在工作时表现出超常的工作热情; 工作时帮助别人并与别人合作下作:坚持严格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
2. 管理的领导职能
【答案】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要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协调统一。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3. 自我管理团队
【答案】(1)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定义
自我管理型团队又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2)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①目标性; ②技能性; ③依赖性; ④自我管理性; ⑤自我学习性; ⑥自我领导性; ⑦自我负责性:⑧良好的沟通性。
4. 行为定位计分法
【答案】行为定位评分法(behaviorallyanchoredratingscales , BARS )又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由美国学者史密斯(P.C.Smith )和德尔(L.Kendall )于六十年代提出。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
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计分的考评办法。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张行为等级评价表可以发现,在同一个绩效维度中存在一系列的行为,每种行为分别表示这一维度中的一种特定绩效水平,将绩效水平按等级量化,可以使考评的结果更有效,更公平。行为定位计分法的步骤包括:①进行岗位分析,获取关键事件,以便对一些代表优良绩效和劣等绩效的关键事件进行描述; ②建立进行评价等级。一般分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③对关键事件重新加以分配。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做出重新分配,把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④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登记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有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⑤建立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二、简答题
5. 请你谈谈电子邮件等电子媒介是如何改进当代组织的沟通效果的? 又是如何造成较差的沟通效果的?
【答案】(1)电子媒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当代组织的沟通效果:
①电子媒介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者控制员工和团队绩效的能力,使员工可获得作出快速决策所需要的更完整的信息,井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加强合作和共享信息的机会。
②电了媒介使组织成员能方便地随时联系,不论对方在什么地方。而且,在与组织其他成员沟通时,人们也不一定非要坐在会议桌前,通过面对面的形式沟通。
③电子媒介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远程传递一份信息能同时传递多人,而且廉价。与传统的面对面沟通相比,极大地改进了沟通的效果。
(2)电子媒介在以下几个方面再次较差的沟通效果
①就电子邮件来说,它属于单向传递,没有反馈使信息的被理解程度降低;
②电子邮件虽然可以交流,但却看不见表情,不利于隐含信息的领会。
③信息超载和信息垃圾也是电子媒介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人所获得的信息超过了他整理和使用的容量时,人们就会倾向于忽略或遗忘某些信息,或者干脆放弃处理,这无疑使沟通效果受到影响。
④垃圾邮件和带病毒邮件是目前使用电子邮件沟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些没有意义甚至是带破坏性的信息传递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媒介正面优势的发挥。
6. 在评估国际化经营环境时,评估体系中指标的设置有哪些原则?
【答案】在评估国际化经营环境时,评估休系中指标的设置有以下原则:
(1)系统性和目的性。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受不同层次、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设立评价指标时要有系统性,能够反映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由于国际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穷尽所有因素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指标。
(2)客观性和可比性。指标体系中指标设计要本着客观性的原则,如果不可避免采取主观指
标时,也要保证这些指标在测量时的可信度。同时,这些指标的含义要明确和可度量,能够为各评价单元的分析提供依据和标准,以便于比较和选择。
(3)差异性原则。要选择一些对经营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和指标,而影响程度小的因素和指标通常只作为辅助参考。
7. 信息反馈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信息的反馈包括反馈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看,信息反馈需要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1)反馈信息真实、准确
良好的反馈要求信息是真实的,要求管理者正确地理解反馈信息。不能把其他系统的被控制信息当作本控制环路的反馈信息,不能把失真信息当作反馈信息,也不能把反馈渠道中产生的一切信息都当作反馈信息。
(2)信息传递迅速、及时
反馈信息传递迟缓会影响控制措施的及时实施,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管理者应设法缩短反馈信息的传输通道,应准确把握控制环路中的信息反馈途径,并明确反馈信息源。
(3)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在较快地得到质量较高的反馈信息的前提下,管理者就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信息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从良好的反馈信息到良好的控制还需要管理者发挥自己和别人的聪明才智。
8. 组织扁平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请问企业成功地推动组织扁平化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组织形式就呈现出扁平化。企业要推动组织扁平化需具备以下条件:
(1)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组织扁平化管理实际上是权力中心下移,尽量减少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分权化组织结构将一定的决策权授予较低层级和较多组织成员,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自主性,有利于在企业中营造创造潜力发挥的氛围。因此,企业过去集权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组织分权化转变,分权分到什么程度要看具体企业。要正确处理分权与集权的关系,组织扁平化管理的本质内涵应界定为有控制的分权,而不是绝对集权和分权的概念。
(2)企业实行团队式管理。团队是扁平化组织结构构造的基础。扁平化组织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其竞争优势的建立主要在于如何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创造和管理,从而更直接地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为了支持这种知识、信息的整合、创造和管理,扁平化组织内部不能以职能为单位,而是要形成完整、统一的知识团队,这种团队将个体和组织结合起来。扁平化组织的运作核心就是通过这种团队式管理,不断释放整体知识能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拓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