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71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确定性决策方法

【答案】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确定性决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2. 组织精神

【答案】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表现出来,是组织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发展规划的综合体现,是构成组织文化的基石。

组织精神是指导组织运作的哲学思想和主导意识,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

3. 管理创新

【答案】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一概念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

(1)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4.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二、简答题

5. 与国内化经营相比,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l}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答案】与国内化经营相比,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有着以下儿方面的显著特征:

(1)跨国界经营。国际经营要涉及不同的主权国家,企业所面对的是多元、复杂的外部环境。首先,各国政体和国体差异决定了国际经营活动所面临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其次,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面对的经济环境有别于国内。第三,各国拥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的差别又决定了国际经营者必须面对多种文化冲突的问题。这就要求,国际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人员的要求和配备等必须适应国际化的环境。

(2)多元化经营。国际企业,特别是大型的跨国公司,跨越生产领域的幅度往往很大,有些生产领域的经营性质甚至完全不同,各产品之间的技术联系很少。多元化的国际经营可以降低国别风险。国际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国别环境的差异,调整其经营方向和重点,为本企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机会。

(3)资源共享。国际企业允许其各子公司和代理机构共同利用公司的资源,包括资产、专利、商标及人力资源。由于各子公司和代理机构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得到外部企业所不能够得到的资产。

(4)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国际经营决策者必须综合内外部环境,根据经营目标制定有效的全球性经营战略,将各子公司和代理机构整合在企业之中。在全球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公司内部实行统一指挥,彼此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公司的整体利益。国际企业管理的一体化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分级计划管理来保证公司全球战略的实现; 另一方面,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子公司之间,各分支机构、各子公司之间,通过互通情报、内部交易来降低风险、共负盈亏。

6. 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传统企业管理的一般特征。

【答案】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

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对上级主管部门行政依附,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不自负盈亏,缺乏作为经济主体的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完善经营机制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

(2)轻视物质利益

企业长期忽视人们物质利益的满足,提倡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劳动,广泛推行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员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报酬与其工作绩效不相关,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格局,致使干得好的员工不再努力,干得差的员工不思进取,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经济运行乏力。

(3)决策权高度集中

实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一方面,决策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

业务素质、判断能力等因素; 另一方面,员工参与度低,难以集思广益。这种机制下作出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员工的高度认可而受到抵制,或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事,结果导致决策效果降低。

(4)“情”重于“理”、“法”

“情”即人情、关系、面子,管理中“情”重于“理”、“法”,致使正常的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原则性问题碍于情面难以依法(制度)解决; 员工晋升时掺杂进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 当企业内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妥协、让步、给“面子”达到调和。“人情”、“面子”等观念甚至模糊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准确判断力,形成了重关系、轻是非的取向。

(5)企业办社会

企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不但创办学校(附属小学、附属中学)负责员工的子女教育,设法安排员工家属就业,而且为员工提供无租或低租住房以及公费医疗和“劳保”,沉重的包袱使得企业难以轻松、灵活地运转。

7. 组织基本工作流程按照其在组织结构中的不同可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是什么?

【答案】组织中基本的工作流程按照其在组织结构中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1)战略流程

战略流程是指通过对这些流程的组织规划以开拓未来,包括战略规划、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以及新流程开发等。计划决策流程是战略流程中的主要流程之一,它的基本功能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投资力向、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如何实施,如何执行,确保企业明确自己未来的共同理想。

(2)经营流程

经营流程则是用于实现组织的日常功能,例如赢得顾客、满足顾客、顾客支持、现金与收支管理、财务报告等。生产作业流程、营销流程和资金核算流程是经营的三个流程。生产作业流程是企业最基本的流程,其摹本功能是确保投人产出的有效进行,使得生产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高,产出尽量多,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营销流程是指从需求预测、产品设汁、产品推广、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营销活动的全过程。资金核算流程主要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资金占用等进行核定,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3)保障流程

保障流程是为了保障战略流程和经营流程顺利实施而提供保障的流程,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其中人事管理流程的基本功能是为企业运作准备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并在工作中评价、考核员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防止差错; 信息收集流程就是指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如何到外界各部门各方面收集、处理、汇总、传递信息的全过程; 资金筹措流程是指企业到资本市场上进行信用融资、权益融资的全过程。它的功能是为企业很好地筹措经营运作所需要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