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864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

【答案】转录单位是指从转录起始位点到转录终正位点所对应的、作为RNA 聚合酶模板的基因序列范围,可以是单一基因,也可以是多个基因。一个转录单位就是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是一段以一条单链RNA 分子为表达产物的DNA 片段,这是转录单位的重要特征。

2. Molecular Bescons

【答案】分子信标。分子信标是指一种具有自身配对区的DNA 寡核苷酸分子探针,利用荧光标记探针的碱基配对原理,通过观察探针荧光显示或淬灭的现象,确定目的基因的分子标记。

3. DNA Fingerprint

DNA 指纹是指由于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改变或DNA 序列中重复序列等原【答案】DNA 指纹。

因,以及一些DNA 遗传标记的差异性,生物个体DNA 表现的个体间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反映了个体的身份。利用DNA 指纹鉴定个体差异的技术为DNA fingerprinting,用于亲子鉴定。

4. 突变

【答案】突变是指由自身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NA —级机构的改变,主要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染色体结构的畸变也会导致DNA 的突变。

5. 反式作用因子

【答案】反式作用因子是指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DNA 、RNA 等核酸分子,对基因表达发挥不同调节作用 (激活或抑制:)的各类蛋内质因子的总称,也称反式作用元件。

6. 核酶(ribozyme )

【答案】核酶也称核糖酶、核酸类酶、酶RNA 、类酶RNA , 是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 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 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7. 操纵子

【答案】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基因中,多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基因组序列中,构成信息区,连同上游启动区和操纵基因区及下游转录终止区一起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8. SDS 电泳(SDS-PAGE )

【答案】SDS 电泳(SDS-PAGE )是指根据SDS 和还原试剂将蛋白质分子解聚后亚基的大小,

在恒定pH (碱性) 缓冲系统中分离的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

二、简答题

9. 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答案】(1)基本组成部分

依次排列着

①启动子;

②阻遏基因;

③操纵基因;

④ 结构基因:依次编码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性酶和

(2)调控过程

①乳糖的负控诱导

a. 乳糖不存在时,阻遏蛋白阻碍结合到操纵区,阻碍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P 的结合,下游结构基因无法转录。

b. 乳糖存在时,乳糖与阻遏蛋白的变构位点结合,阻遏蛋白失去活性而不与操纵区结合,下游基因能正常 转录,产生相应的酶,使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

②葡萄糖效应

当葡萄糖与乳糖同时存在,

葡萄糖的代谢产物能降低细胞内

法被利用。

10.简述RNAi 原理以及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前景。

【答案】(1)基本原理

是利用双链小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 从而阻断靶基因表达,使细胞

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

(2)的应用前景

主要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转基因表达和保护基因组免受外源核酸侵入。

①基因功能分析:

②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③新的药物靶标的工具;

④基因治疗;

11.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

【答案】PCR 技术是根据天然DNA 的复制机制在体外通过酶促反应有选择地大量扩增(包括分离)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

(1)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DNA 聚合酶以单链DNA 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 来启动

硫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三种酶。含量,

从而所形成的复合物减少,影响其与启动基因结合,导致下游结构基因的转录无法进行使得乳糖无

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 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适宜的温度和环 境下,DNA 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

为起始点,沿模板方向延伸,合成一条新的DNA 互补链。

(2)PCR 由变性一退火一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 经加热至93°C 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 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 链DNA 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C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 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 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

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min ,2〜3h 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増放大几百万倍。

(3)PCR 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研究:基因克隆;DNA 测序;分析突变;基因重组与融合;检测基因的修饰;鉴定与调控蛋白质结 构的DNA 序列;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绘图;合成基因的构建;构建克隆或表达载体;检测某基因的内切酶多态性 等。

②临床诊断: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分枝杆菌等病原体的鉴定;人类遗传病 的鉴定;诊断遗传疾患,以及监测临床标本中病原体的核酸序列。

③对法医学标本做遗传学鉴定。

④分析激活癌基因中的突变情况。

⑤生成克隆化双链DNA 中的特异序列作为探针。

12.简述2~3种检测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答案】蛋白质相互作用分为3个方面:一是多亚基蛋白质的形成;二是多成分的蛋白复合体,如核孔复合体等; 三是瞬时蛋白质相互作用。

(1)蛋白质亲和层析

将所研究蛋白的配体蛋白预先连接在基质如琼脂糖珠上,连有配体蛋白的琼脂搪置于过滤柱上,当含有所研 究蛋白的混合悬液经过过滤柱时,目标蛋白就会粘在柱子上。然后用低盐缓冲液冲去杂质,再用高盐缓冲液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将粘在柱子上的目标蛋白洗脱下来进行检测。在亲和柱上,可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以两种 方式检测相互作用:一种是将融合蛋白共价连接在树脂上,让抽提物过柱;二是把融合蛋白非共价结合于琼脂糖 珠上,使抽提物和珠子混在一起.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可能存在假阳性,如2个蛋白通过中间蛋白相互 连接也会被抽提出来。

(2)亲和印迹

蛋白质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PAGE )胶分离后,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利用特异性蛋白质、肽段 或配体作为探针检测膜上的蛋白质。该技术与免疫印迹方法不同的是,免疫印迹使

末端,并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