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850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主要设计思想。
A. 有计划废止制度
B. 民族化设计
C. 有机设计
D. 系统化设计
【答案】D
【解析】1956年马尔多那多接任乌尔姆设计学院的院长,一方面强调合作者“能适应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各个重要部门工作”; 另一方面,学院特别重视新技术在设计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础,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即“系统设计”。
2. ( )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A. 科学美
B. 技术美
C. 形式美
D. 装饰美
【答案】C
【解析】形式美是指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它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3. 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年的( )。
A. 卢浮宫金字塔
B.PH 灯
C. 包豪斯校舍
D. 第三国际纪念塔
【答案】D
【解析】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塔特林于1919年创作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堪称为当年时代精神的纪念塔。他所设计的此一纪念塔,实为技术和艺术的总合。他从因袭的栓恰中解脱出来,而且把内部和外部通融汇合起来。由两个圆筒组成一个金字塔,采用铁和玻璃两种材料筑成。圆筒的部份以各自不同周围和各自不同速度的回转,组成一个螺旋状高塔。
4. 装饰艺术运动是( )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A.19世纪末
B.20世纪二三十年代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 当代
【答案】B
【解析】“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的一场设计艺术运动。它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用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于工艺制作与代表未来的工业化合二为一,以此产生一种新风格。其风格特征实主张采用新材料,主张机械美,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 其造型语言表现为采用大量几何形、绚丽的色彩,以及表现这些效果的高档材料。
5. 无论是中国的孔夫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都极力强调音乐的( )功能。
A. 审美
B. 道德教化
C. 认识
D. 娱乐
【答案】B
【解析】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实用的功能。然而无论是中国的孔夫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都极力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即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者而实现的,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潜移默化地得到道德情操方面的教化。
6. 广播剧《杜十娘》是( )编剧的。
A. 洪深
B. 苏祖圭
C. 夏衍
D. 左莱
【答案】D
【解析】《杜十娘》是根据古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的广播剧,由左莱编剧,1960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
7. 由发音体的材料及振动时泛音的特征来决定音的性质的是( )。
A. 音色
B. 音高
C. 音量
D. 音值
【答案】A
【解析】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
8. 新秧歌运动是( )在延安发起的群众文艺普及运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B
【解析】新秧歌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成为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
9.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授予( )。
A. 最佳影片
B. 最佳导演
C. 最佳演员
D. 最佳编剧
【答案】A
【解析】柏林国际电影节是世界著名电影节之一,创办于1951年,以后每年一届,主要奖为“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影片,“银熊奖”授予导演、主要演员、编剧等人员。
10.中国古代将收集民歌叫( ).
A. 收藏
B. 采律
C. 采风
D. 踏青
【答案】C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