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900舞蹈概论与作品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问题剧

【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上生创作的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被称为社会问题剧。通过人物的论争,这些戏剧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婚姻、道德、法律、妇女、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自私自利的丑恶本性以及婚姻的不合理现象。虽然剧作家没有在结尾提供恰当的解决方法,但因为所涉及问题的重大,剧中人物思想的尖锐对立,这些戏剧呈现出浓厚的探索精神和犀利的批判色彩。通过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将戏剧舞台用作讨论社会问题的讲坛,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扩展到戏剧领域,冲击了当时西方舞台上流行的虚幻庸俗的戏剧,指明了戏剧发展的新方向,推进了现代戏剧的革新。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魔》和《人民公敌》等。

2.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3. 法国“左岸派”电影

【答案】“左岸派”是法国重要的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形成于50年代末,由于其成员大都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因此被称为“左岸派”。主要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阿仑·罗伯一格里叶、亨利·科尔皮、阿涅斯·瓦尔达等,代表作品有《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左岸派”电影的艺术特点主要是:对话和内心独白构成了影片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分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在艺术表现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一空观念,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左岸派”将电影带入了另一个无比广阔深邃的世界——人的内心,开拓了现代电影的表现时空,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题目正名

【答案】戏曲术语。元明杂剧用以概括全剧情节的对句,有的用一联,有的用两联。如《窦娥冤》杂剧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用一般认为是在演出前作广告以招徕观众。

5. 关汉卿

【答案】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己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史。大都人。一说祁州人。一说解州人。作杂剧60多本,今存18本。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6. 轴线

【答案】轴线是影视摄像和剪辑中的术语。运动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向。为了在活动画面组接时,保持同一场景中物体运动方向的一致、人物交流关系的合理,要求拍摄时摄像机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侧的180度以内,于是摄像机面对运动物体即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实际上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限制线,称作“轴线”,违背轴线规律的拍摄和剪辑,将带来画面叙述中方向性和空间关系的混乱,称“跳轴“或者“越轴”。

7. 《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联合采访团共同进行和摄制的第一部系列纪录片。1980年5月18日开始播出,后期分别制成中国版(15集)和日本版(14集)。主创人员:孔令铎、戴维宇、屠国璧等担任编导、摄影。摄制了共15集8部总计725分钟长的纪录片。后期制作采用“胶转磁”工艺,即用胶片原片转录到磁带上进行编辑、复制。

8. 群舞

【答案】一般由四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称之为群舞,从表演的性别上分为女子群舞、男子群舞、男女大群舞,从内容构成上分为情节性和抒情性。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也可以说是舞剧中的一个片段,舞剧中的群舞片段通常要服务于舞剧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群舞的特点是动作整齐、风格一致、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感染力。

群舞在中国舞蹈中最常见,这类作品除以群舞为基本组成因素外,有时也在群舞中穿插独舞、双人舞,以突显群众中的某个或者几个人物,并从艺术上通过变化、对比增强美感。

二、简答题

9. 比较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答案】“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1)“典型”与“意境”的相同点

二者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二者同属于美学范畴。

②_者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③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与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

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2)“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二者含义不同

a. “典型”的含义

“典型”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是高度完满的统一。

b. “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并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意”侧重于艺术家情志、理想的主观创造,是情与理的结合; “境”侧重于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

②二者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点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③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诸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10.简述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答案】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有:

现代设计除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外,还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完整性原则

一件产品不可仅局限于好看、好用,还必须强调其整体效果的完整性。

(2)变化原则

所有的东西都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人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改变,设计师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和创新来不断满足这种需求的变化,体现出时代的精神。

(3)设计资源原则

设计资源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方面的材料、能源、工具运用等; 二是设计师作为一种资源,是整个设计活动中的资源,量力而行,不断充实自己,使其得到发展。

(4)综合原则

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市场、消费、人的需求、工业技术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设亡! 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多方面的要求。

(5)服务原则

服务原则也称需求满足原则。设计师的任务是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