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位)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性失衡(Basic Disequilibrium)

【答案】基本性失衡是指由国际收支基本差额引起的失衡。基本差额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长期资本及金融项日两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出现的差额。经常项日和长期资本流动主要受该国生产率的长期变化、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消费者偏好及预期资本利润率等基本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基本差额一般可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长期趋势。正因为如此,基本性失衡通常作为衡量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平衡与否的指标。如果一国出现基本性失衡,往往意味着该国国际收支的长期性失衡。当基本差额不为零时,即发生了基本性失衡。当一国出现基本性失衡即长期性国际收支失衡后,政府就有必要采取适当的调节政策予以纠正。

2. 存款保险制度

【答案】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保险费率投保的制度。这一制度指定了一个统一的保险机构,要求经办存款的机构都缴纳保险费给该保险机构。当投保存款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支付存款人提现需要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存款保险制度发起力一式或组织形式主要有政府设立、政府当局与银行业联合组成、银行业自己组织月种形式,对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金融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3. 市场有效性

【答案】市场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市场上,商品买卖之间的相互行为形成某一特定商品价格,这一价格能够全面反映有关商品的所有公开信息,尤其在出现任何有关的新信息后,上述价格应该能够立即随之做出调整的整个过程的效率。对市场有效性的直观刻画是: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 价格对有关新信息可以做出迅速且不偏不倚的反映; 没有可能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套利。按照影响证券价格的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有效市场理论将市场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三种有效市场。在弱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反映了其所有历史交易信息,即有关证券的历史信息己经被充分披露、均匀分布和完全使用,任何投资者不可能通过任何方法来分析这些历史信息以取得超额收益; 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公开信息,例如公司公布的盈利报告、分红、送配股的公告、会计政策变动以及专业机构公开发表的资料等,即证券价格的形成反映了全部投资者对所有公开信息的判断; 在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与内幕的信息。

4.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答案】短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息率,包括存款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存款

利率,贷款期在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和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有价证券利率。

长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息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存款、贷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利率。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因为首先,长期融资比短期融资风险大,期限越长,市场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借款者经营风险大,因而贷者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 其次,融资时间越长,借者使用借入资金经营取得的利润应当越多,贷者得到的利息也应越多; 最后,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融资时间越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可能越大,只有利率较高才能使贷者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二、计算题

5. 某债券的面额为100元,息票率为7%,还有两年到期,若投资者以102元买入,持有至到期,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为5%,其他条件不变,则已实现收益率为多少?

【答案】(1)设持有期收益率

(2)设己实现收益率则有:则有:计算得:计算得:

6. 某瑞典公司在美国投资,银行报价是

则为此它将收到多少美元? 为什么? 如果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

【答案】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将收到10000000÷6.3600=1572327(美元)。因为瑞典克朗采用的间接标价法,所以在银行的报价中,前面的是买入汇率,而后面的是卖出汇率。

三、简答题

7. 简述商业人身保险的种类。

【答案】商业人身保险的业务种类按照保险标的分为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二大类。

(1)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生存和死六为保险责任的保险,构成人身保险的主体部分。按保险责任可分为:①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死亡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包括:第一,定期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保险事故死亡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如果被保险人在超出保险期限时仍生存,既不给付保险金,也不退还己缴纳的保费。第二,终身死亡保险,即保险合同生效以后,不论何时因保险事故导致的死亡都将给付受益人保险金。②生存保险。俗称养老保险,由于常常按年或按月给付,又称年金保险,它以被保险人生存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包括:第一,定期生存保险,从约定的年龄和时间起点开始给付养老金,直到约定的年龄和时间为止,此后保险人不再给付任何保险金。第二,终身生存保险,从约定的年龄和时间起点开始给付养老金,直到被保险人身故为止。③生死合险。是死亡保险与生存保险组合在一起的复合保险,由于人非生即死,因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总能得到其中的一种保险保障。

(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遭受列明的意外伤害事故造成残废、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还可以附加承保因遭受列明的意外伤害事故所产生的治疗费用。实际上是一种意

外伤残保险。

(3)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生育所需医疗费用以及因疾病、生育所致残废、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

8. 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案】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替代效应:如果当前的利率水平提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将下降并从而债券价格将提高,即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上升。这就会鼓励财富保有者冒较大的风险一一少持有货币,多持有债券。这是利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由于利率提高意味着财富保有者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会使他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反之,如果利率下降,财富保有者收入减少,收入效应则会使他们持有较少的货币。以上分析表明,收入效应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同的方向变化,而替代效应则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反的方向变化。故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但在一般情况下,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货币需求总是同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9. 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基础货币一般由存款准备金和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因此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影响两部分的囚素:

(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①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各金越多,基础货币量增加。

②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中的现金流入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

③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以及外汇的数量。买进有价证券和外汇,就能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增加。

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贴现的松紧。如果中央银行扩大或放松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能够增加。

(2)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因素①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公众收入增加,手持现金量也会增加,消费倾向的变化也会引起现金量的复杂变化。

②物价变动状况。在币值不稳定和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提取存款、手持现金、抢购商品等混乱状况。

③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动情况。如商品交易发展、就业人数增加、集贸市场扩大等因素往往会促使流通中现金量增加。

④存款和现金比例变化。如收购农副产品付现比重提高,农业贷款、个人贷款中相当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