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考虑以下小型开放经济的数据:Y=1000, C=700,G=150, I=250-1000r*。如果世界利率为5%, 那么小型开放经济的净出口为( )。

A.50

B.-50

C.150

D.-150

【答案】B

【解析】当世界利率为5%时,国内投资为200。由于国内总支出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所以国内总支出为700+200+150=1050,而国内总产出为l000,所以净出口

2. 假设一个经济的生产技术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劳动与资本所得各占总收入的1/2,而且A=1如果劳动力增长率为n=0.06,折旧率d=0.04,储蓄率、=0.2,那么,在稳态下,资本一劳动比率为( )

A.0.5

B.1

C.2

D.4

【答案】D

【解析】由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所以由题知生产函数为

均生产函数为,两边同除以L 得,当经济达到稳态时有其中分别为K , L 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其中K/L即为资本一劳动比,则人,代入数据解得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4,也即稳态时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为k=K/L=4。

3. A 国由于自身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假设A 国国内经济是处于均衡状态的,要使该国经济总体恢复平衡,最适合采用下列哪项宏观调节政策? ( )

A.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 本币升值

【答案】D

【解析】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均衡状态,那么采取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来平衡国际收支是不适合的,最优的政策是采取汇率政策。国际收支有盈余时应使本币升值,以使国际收支平衡。

4.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0,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

A.0.20

B.0.80

C.1.0

D.1.20

【答案】B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为:MPC=I-MPS=1-0.2=0.8。

5. 假设一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0.8,平均所得税税率为0.25,此时,如果中央政府决定增加该国西部高速公路建设财政资金50亿元,给定其他经济环境不变,那么,根据简单乘数模型,这一政策将会使该国GDP 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 下降50亿元

B. 上升125亿元

C. 下降125亿元

D. 上升50亿元

【答案】B

【解析】由

入水平增加50×2.5=125(亿元)。

,所以当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

二、论述题

6. 论述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理论,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答案】(1)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理论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起货币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全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传导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利率途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最终影响国民收入。如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首先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投资需求增加,进而国民产出增加。

②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托宾q 值理论。托宾q 值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进而影响投资。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这时人们会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股票上,因而股票价格上涨,导致q 值增大,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③财富变动效应途径。货币增加造成低利率,带来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觉得更富有,于是消费更多,总需求增加。

④信贷配给途径。货币供应量下降,同时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银行与企业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货币供给下降导致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衰退的环境中,企业现金流量、非货币金融资产的下降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银行信贷量将进一步萎缩,导致下一轮投资减少、国民收入或产出下降的螺旋式经济增长衰退局面的出现。

⑤汇率途径:蒙代尔汇率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尤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会升值,净出口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即通过汇率的变动反馈给国内经济增长的效应。

(2)我国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同时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中央银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 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②金融市场层面上的障碍:货币市场总体来讲仍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交易品种短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被地区分割的银行间分隔严重,交易不活跃,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低速、低效; 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强,其股指变动与经济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异动状态,股市泡沫膨胀,股票价格难以产生财富效应,隔断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上债券种类不多,而且交易不旺,以调控基础货币为目的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

③金融行业的垄断性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它们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默契和一致的行动,很可能与货币政策方向不一致。另一方面,四大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来刺激商业银行的融资欲望及活动。另外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发展意识不强,倾向于减少或收回贷款,也使得货币政策传递效微。

三、计算题

7. 已知资本增长率

额为,劳动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资本的国民收入份,在以上给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则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 【答案】由题意得: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即:。代入数据可得:

求解得:

8. 生产函数。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 。

(1)求人均生产函数y=f(k );

(2)忽视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求稳态经济下人均资本水平、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