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42建筑历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民居采用了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
A. 壮族干阑式住宅
B. 新疆阿以旺
C. 福建客家土楼
D. 北京四合院
【答案】D
【解析】A 项,壮族干阑采用穿斗式住宅构筑类型。B 项,新疆阿以旺为生土做法。C 项,福建土楼采用穿斗、版筑法土木混合建筑类型,土楼在建筑局部、单层祠堂等采用抬梁做法。D 项,北京四合院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2. 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下列哪项来确定?( )
A. 斗口尺寸
B. 斗拱尺度
C. 檐柱高度
D. 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答案】D
【解析】大木小式建筑不用斗拱,与斗口尺寸及斗拱尺寸无关。明间面阔视基地条件及业主愿望而定;柱径一尺,柱高一丈,二者关系固定。所以应选D 。
3. 下列有关窑洞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
A. 窑洞主要有两种:靠崖窑和下沉窑
B. 下沉窑是平地挖坑成院,坑(院)壁上掏窑
C. 窑洞冬暖夏凉,但也有潮湿、通风不好的缺点
D. 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分布于豫西、晋中、陕北、陇东、新疆吐鲁番一带也有分布
【答案】D
【解析】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下沉式窑洞是在原状土中挖凿的窑洞或利用生土、沙石掩覆的建筑。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而挖掘的拱形穴居式住宅。不是以天然土起拱的,是挖掘出的
洞穴。
4. 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临潼——姜寨遗址
D.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答案】D
【解析】在周原考古中发现一座西周建筑遗址一岐山凤雏村遗址,它是一座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前堂为6开间,前堂与后室间有廊相接,规模不大,可能是宗庙,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实例。
5. 下图所示三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盆顶,平顶,卷棚
B. 盆顶,盏顶,歇山
C. 盔顶,盏顶,卷棚
D. 盔顶,盏顶,歇山
【答案】D
【解析】盔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由于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因而命名为盔顶。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盏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盏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最右面一张图既是歇山顶,又是卷棚屋面,卷棚是室内天花的一种,歇山更重要。
6. 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是哪国的国都?( )
A. 吴国
B. 淹国
C. 赵国
D. 鲁国
【答案】A
【解析】战国时代,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并主持规划建造了吴国国都阖闾城。他充分考虑了江南水乡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
划的高超技巧。
7. 下列哪项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描述不确切?( )。
A.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B. 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C.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D. 强调天圆地方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8. 櫸间斗拱是指( )。
A. 柱头斗拱
B. 补间斗拱
C. 转角斗拱
D. 以上皆不是
【答案】D
【解析】襻间斗拱位于檐内各柱间的,其作用是连接各梁架之间,目的是使构架更稳定。
9. 下列三座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党史陈列馆
B. 重庆大会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C. 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D. 重庆大会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党史陈列馆
【答案】C
【解析】图示三座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位于今天上海市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内,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是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民党市政府官员办公使用的大楼。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中央博物院,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民国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