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有固定的压痛点,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准备手术治疗。术前护理正确的是() A.肥皂水灌肠通便。 禁水4小时,禁食12小时。 应用抗生素,半卧位。 右下腹备皮。 肌注哌替啶止痛。
患者女,5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有固定的压痛点,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准备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特殊体征为() A.腰大肌试验阳性。 B.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C.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D.右下腹有触痛的包块。 E.直肠指检右上方有触痛。
患者男,65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8小时来诊。查体:T37℃,心率78次/分,R19次/分,血压116/74mmHg。急性病容,唇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全腹膨隆,可见肠型和蠕动波,中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有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均升高,血清钾2.6mmol/L。1年前曾因胃穿孔做过胃大部切除术。以下措施作为最后考虑的是() A.禁食水。 B.胃肠减压。 C.应用抗生素。 D.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E.手术治疗。
男,40岁,阑尾穿孔腹膜炎术后第七天,体温39℃,伤口无红肿,大便次数增多,混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应考虑并发() A.盆腔脓肿。 B.膈下脓肿。 C.细菌性痢疾。 D.肠炎。 E.肠粘连。
男性,32岁,右下腹隐痛3天,查体右下腹可扪及肿块,压痛,恶心、呕吐不明显,无排便、排气,询问病史了解到病人曾于半年前行阑尾切除术。该病人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CT。 MRI。 纤维结肠镜。 B超。 X线。
女性,34岁,阑尾切除术后第5天,体温又上升至38.5℃,下腹痛,护士观察腹壁伤口时发现有少量粪性内容物从腹壁伤口流出,护士应考虑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