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生态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塔身的体形,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形成了( )。
A. 连续的韵律
B. 渐变的韵律
C. 起伏的韵律
D. 交错的韵律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的砖塔,逐渐收缩的层层出檐不仅具有渐变的韵律,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变化。
2. “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形式?( )
A. 湖南,土家族
B. 贵州,侗族
C. 广西,壮族
D. 云南,白族
【答案】D
【解析】中国各民族住宅采用院落形式的主要是汉族、藏族、白族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云南大理白族住宅建筑中的特征,其布局形式也有着“四合五天井”的形式。
3. 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安阳的殷墟。
4. 苏州园林中苍浪亭之“苍浪”一词出于( )。
A. 《楚辞》
B. 《庄子》
C. 《诗经》
D. 《老子》
【答案】A
【解析】沧浪亭旧址原是五代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的池馆,后渐废。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因被贬而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孙氏园址。在北部土山傍水处筑亭,取名作“沧浪”,“沧浪”一词源自《孟子》和《楚辞》,其中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苏舜钦以此明志,并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之后,沧浪亭屡易其主。
5. 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 )。
A. 锢窑住宅建筑群
B. 台窑住宅建筑群
C. 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D. 地坑窑住宅建筑群
【答案】A
【解析】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MAA 旅游景区,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上说它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根据窑群中有铟窑73孔,靠崖窑16孔,可知它是锢窑住宅建筑群。
一、选择题
1. 《工部工程作法》和《营造法式》两书分别成书于( )。
A. 清朝、宋朝
B. 宋朝、清朝
C. 唐朝、宋朝
D. 明朝、唐朝
【答案】B
【解析】《营造法式》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成书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工部工程作法》又称《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指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其中主要对27种重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具体论述。这两部书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2. 对于清式建筑做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使用斗棋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
B. —般民房只能用大木小式
C.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
D. 小木作包括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
【答案】D
【解析】小木作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中指大木构件以外的非承重的木构件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工作,包括:门、窗、桶扇、栏杆、天花、藻井等。小木作,又称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不属于小木作。
3. 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 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 从帝王园囿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 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答案】B